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国家间多边及双边合作日益增强,传统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阻碍作用正在日益减弱。但是由于各国之间港口、铁路、航空、通信等基础设施质量差异巨大,法律法规各有不同,并且存在海关手续的不透明以及清关手续过于复杂等问题,带来了贸易成本的增加,这种贸易的“非效率”作为隐形的贸易壁垒,逐渐成为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自世界贸易组织(WTO)1996年在新加坡部长会议上首次提出便利化概念后,WTO一直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推进贸易便利化进程,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加快经济复苏,实现互利共赢,各国也逐渐将提高自身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贸易成本、增强国际间合作提上日程,以期通过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挖掘贸易潜力。2013年,总书记创造性的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经过5年的发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迅速增加,贸易增速已超过我国与世界贸易平均增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而农业作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统产业,从古至今在双边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直是双边合作的重要内容。由于农产品具有保鲜性与时效性,对物流、仓储、销售环境具有较高要求,一国贸易便利化水平高低会对农产品出口规模及出口种类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如何通过进一步提高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从而促进农产品贸易发展,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界定了贸易便利化的概念,在梳理相关文献之后,从四个层面对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然后建立贸易便利化水平测度综合体系,测算得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并从农产品出口规模及出口种类两个方面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最后总结本文主要结论,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包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梳理了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并列举了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在界定贸易便利化的概念的基础上,从关于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的研究、关于贸易便利化对国际贸易影响的研究、关于“一带一路”的贸易便利化问题研究、关于贸易便利化对农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以及关于贸易便利化的政策及对策的研究五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并给出了文献评述。第三部分首先对本文研究的农产品统计范围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给出了界定,然后分别从总体出口规模、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地区结构、出口种类情况四个方面详细描述分析了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第四部分为贸易便利化水平测算与对比分析,本章从基础设施、金融与电子商务、规制环境、海关环境四个方面选取了18个二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Stata14.0软件确定指标权重,构建了贸易便利化水平综合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94个国家2007—2017年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五部分利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别采用面板数据线性回归与负二项回归方法,使用stata14.0软件,实证分析了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规模以及出口种类与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发展水平的关系,然后针对结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第六部分为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然后就如何进一步提升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总体水平以促进双边贸易,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对该区域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及产品种类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回归系数均为所有解释变量中最大的。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升1%,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规模及出口产品种类将分别提升2.891%、0.826%。且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回归系数大于关税的回归系数,说明提高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比降低关税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对该区域农产品出口,并增加出口多样性。分地区来看,东南亚、非洲、西亚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我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的影响较大,东南亚、欧洲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对我国对其农产品出口多样性影响较大。贸易便利化的四个一级指标对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出口产品种类均具有正向影响。基础设施、金融与电子商务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最明显,金融与电子商务、海关环境对农产品出口种类的促进作用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