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从人的脐带组织中分离和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的方法,并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分别采用植块法和酶联合消化法(胶原酶Ⅱ和胰酶)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瑞氏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第3代以后的UC-MSCs表面特异标志物表达。2.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和增殖能力的观察:MTT法检测P3、P10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P3、P10细胞生长周期,比较两代细胞生长增殖能力有无变化。3. UC-MSCs诱导分化:选取状态较稳定的第4代细胞,以2×104/mL接种于放置有多聚赖氨酸处理的无菌盖玻片的6孔板内,待细胞达到一定的融合度时,以相应的诱导体系诱导其向脂肪细胞和骨细胞分化。待脂肪细胞诱导体系的胞质中有脂滴形成时,以质量分数为0.375%油红O染色;骨细胞诱导3周后,茜素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拍照。4. RT-PCR法检测UC-MSCs中SCF、G-CSF、GM-CSF、VEGF mRNA的表达。5. UC-MSCs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后,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率,观察UC-MSCs对健康人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Hoechst与PI双染色来观察UC-MSCs和健康人淋巴细胞共培养时UC-MSCs的变化。结果:植块法培养1周左右可见成纤维样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爬出,成簇生长;酶消化法3-5天可见成纤维样细胞均匀生长。传代培养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均呈长梭形、旋涡状生长;细胞核大,核仁清晰;免疫表型分析显示,CD29阳性率(95.71±2.23)%,CD31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2.47±0.54)%和(3.24±0.34)%;第10代UC-MSCs仍具有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且第3、10代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UC-MSCs在体外具有向脂肪细胞和骨细胞分化潜能,可表达SCF、VEGF、G-CSF和GM-CSF mRNA。UC-MSCs在体外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且呈细胞数量剂量依赖性,而淋巴细胞对UC-MSCs的生长未见影响。结论:成功建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方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目的:探讨人脐带源性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移植对药物联合射线诱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第6~7周的雌性昆明鼠120只,参照孙纪元等方法60Co-γ射线照射后iP环磷酰胺与氯霉素的复合法建立小鼠AA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MSC组。MSC组于造模后第2天从小鼠尾静脉一次性输注人UC-MSCs1×106/Kg,观察各组小鼠生存率、外周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量、骨髓病理学特征等的变化。同时观察模型鼠输注UC-MSCs前后INF-γ量的变化以及造血细胞的集落数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于第8天濒临死亡,第10天开始死亡,病理解剖发现各脏器色泽苍白。生存率比MSC组低(P <0.05)。第10天WBC、PLT和RET明显减少,RBC变化不明显;16天时两组外周血象指标仍然很低,除RBC继续降低外,其他都轻度回升,而MSC组回升比模型组明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造模过程中,小鼠骨髓有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晚期脂肪组织增生。输注UC-MSCs后,INF-γ量有所下降,MSC组骨髓有核细胞数、造血细胞集落中CFU-GM数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而CFU-F数量没有明显变化。结论:UC-MSCs输注可减轻再生障碍性贫血模型小鼠骨髓造血衰竭程度,提高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