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源。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人口集聚、经济规模的扩大,水资源逐渐成为制约城镇转变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作为城镇化指导性纲领的城镇总体规划,其内容的科学性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息息相关。为协调城镇化建设中人民生活、工农业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关系,对城镇总体规划的制定反馈有效的修正信息,结合城镇总体规划针对城镇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山西省灵石县作为省内扩权强县试点之一,县域内相对匮乏的水资源与污染严重的水环境难以承载县域城镇化的发展。为了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遏制水环境恶化趋势,使水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判断灵石县域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水资源数量和环境质量作出评价并进行预测,通过建立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评价了县域水资源可以承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从而为灵石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保护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量化的预测和优化手段,也为今后灵石县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论文成果主要包括:(1)对灵石县水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水资源数量特征:水资源总量及其时空分布、水源地的位置及保护范围、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状况;水资源质量特征: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涉水污染物排放现状与主要污染源的分布等。结果表明,灵石县水资源开发利用量逐年增长,地下水的开采已接近阈值,而地表水由于污染严重不再适宜作为水源。(2)基于灵石县县城总体规划对水资源供需平衡及水环境状况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规划期间县内石膏山水库与东山调水工程的建设完成,以及矿井涌水和生活污水的回用,使规划末期可供水量总和达到6988.5万m~3,可以满足全县生产生活5994万m~3/a的需要。但涉水污染物排放集中,强度大的特征难以改变,地表水水质有继续恶化的趋势。(3)通过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理论,建立了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关联分析方法与GIS对灵石县水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灵石县水资源承载力指数计算结果与各城镇规划职能存在对应关系:工业园区所在城镇水资源承载力较饱和,包括两渡镇0.50、段纯镇0.49、坛镇乡0.39;人口密集的县域中心以及主要城镇水资源承载力较饱和,包括翠峰镇0.69、静升镇0.47;人口分散、企业稀少的城镇水资源承载力较大,包括王禹乡0.77、英武乡0.85、交口乡0.85、粱家焉乡0.71。并根据水资源承载力指数大小将县域划分三类地区:水资源承载力不饱和区包括英武乡、交口乡,王禹乡、夏门镇、粱家焉乡;水资源承载力中等区包括翠峰镇、马和乡、南关镇;水资源承载力饱和区包括两渡镇、段纯镇、静升镇、坛镇乡。三类地区分别对应于水资源综合评价的一、二、三级,级别越高,水资源承载力越不饱和,区域发展空间越大。(4)根据灵石县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对灵石县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了方案综合论证,提出了优化调整建议和减缓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弥补了现有规划设计的不足。并通过公众参与得到多方意见与建议,这些意见与建议都将体现在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之中,对规划的修改与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