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体育竞赛是中学体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扩大学校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美国中学体育竞赛的发展参与人数多,竞赛规模大,项目设置多,管理和制度完善,拥有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比研究为中国中学体育竞赛的发展提出借鉴。结论如下:美国中学体育竞赛的特征是:竞赛类型的层次性、管理体系的健全性、项目设置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促进了美国中学生体育竞赛的交流与发展;美国中学体育的组织管理特征是:设置了全美州立高中协会联盟、州体育运动协会、区联盟体育协会和学校体育部等组织管理机构。这种组织管理的形式适合管理、协调和审批工作的进行;美国中学体育竞赛的项目设置十分丰富,充分满足了不同能力、不同水平学生运动员参与比赛的需要,促进了广大中学生积极地参与体育竞赛;美国中学体育竞赛的竞赛规模大,覆盖率广泛,参与人数众多,约有六成的中学生参与过各类体育竞赛;美国中学体育竞赛的竞赛方法是采用分层、分级和赛季竞赛制度来选拔参与比赛的学生,给不同水平的参赛学生提供了竞争的平台,体现了体育竞赛公平性;美国中学体育竞赛为了解决中学生的学习与训练的矛盾,采用的方法是坚决和始终将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如果学习成绩不合格则不得参加各类体育竞赛,促进了学生体育和智育的全面发展。我国中学体育竞赛的特征是:管理主体的政府性,竞赛类型的层次性,参赛对象的高水平性。由于体育竞赛重竞技,忽视了中学生体育竞赛的主要性质与功能;我国中学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是由政府主导,主要管理机构是教育部门、学生体育协会、项目管理中心与单项体育协会,导致体育竞赛的审批繁琐;我国中学体育竞赛的项目设置少,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竞技性过强使学生觉得自己力所不能及,不想参与;我国中学体育竞赛的竞赛规模较小,导致参赛人数受到限制,打击了中学生的参赛积极性;我国中学体育竞赛由于选拔体制的原因,导致只有高水平的学生可以参与,很多中低水平的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我国中学体育竞赛的学训制度不健全,停课集训和金牌至上的理念导致了中学生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难以受到重视。本文建议我国体育竞赛的管理应该由政府管理型向社会治理型转变,改变政府一家包办中学体育竞赛工作的被动格局,政府各部门应简政放权给地区教育局和各个学校,简化审批程序;建议我国中学生体育竞赛的项目设置在坚持危险性小、安全可靠原则的基础上,保持现有项目进一步丰富其他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还要增加娱乐项目,改造传统项目的形式、难度和规则等;再有我国要学习美国中学体育竞赛按照学生年龄、性别和季节设置运动项目的特点,确保不同水平的中学生参与比赛;建议我国中学体育竞赛首先要降低参赛门槛,实施分层、分级和赛季制度,为大部分学生提供参与比赛的机会。另外,设置男子组、女子组、男女混合组和亲子组,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长的参与;目前我国中学运动员的学习与训练在管理监督和具体实施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分离情况。建议通过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参赛资格挂钩的方式,调动学生文化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训矛盾得到逐渐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