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电影的制作成本较低,并且时长较短、主题明确易懂能够适应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使其在大众文化产品的市场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是给予了其广阔的传播空间。因而,微电影在本世纪初至今始终呈现着强劲的生命力,成为当前影视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通过梳理微电影的发展趋势发现,人物塑造在微电影创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而,本研究以微电影中的人物塑造作为研究对象,这既能够为当下的微电影理论研究拓宽视角,也是探索微电影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在以往的电影研究中,人物塑造始终是电影理论的核心关切,它是电影的艺术性得以实现的重要落脚点。微电影的艺术创造虽然有其特殊性,但与同为视听语言的载体的艺术形态的电影又有相似之处,无论是电影还是微电影性格鲜明的人物都是吸引观众、推进叙事、激化矛盾点的关键,创作者对人生、对人性的思考也由此体现。因此,对微电影的人物塑造的研究既适应了当下影视语境中凸显人文关怀的趋势,也符合了影视作品创作的内在要求。本研究主要通过梳理微电影的概念和发展脉络,探索微电影中人物塑造的独特性,并阐述微电影中的人物塑造的意义,从而挖掘微电影人物塑造的方法和技巧。与此同时,本研究还结合了本人的原创微电影作品——《港湾》进行实践分析。首先,本文对微电影进行了概念梳理与界定,并总结微电影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尤其重点阐述人物塑造、主题表达以及情节设定三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其次,本文通过梳理以往对于人物塑造的相关概念的总结,把握人物塑造与微电影艺术呈现的相关性关系,并结合以审美特征等为依据的人物形象理论的基本形态分析,阐明人物塑造在微电影中的主体地位,并且从故事展现和主题表达中说明人物塑造对微电影的意义。最后,微电影中的人物塑造是一个多层次、全方面的问题。本文对微电影人物塑造策略的研究包括情节设置、演员表演和声音画面三大部分。情节是电影叙事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由人物表现串联起来的完整的故事片段,微电影因为时长较短,其情节跳跃性较大,而人物的特性正是在跳跃性的情节中得以凸显;演员表演则是以“人”为表现对象,直接刻画和表现人物,这其中演员包括人物的语言、演员的动作、表情及装扮四个基本点;而画面和声音则是在补充人物塑造的运作中侧面衬托或突出人物。同时,从实践的角度论述本人微电影作品《港湾》从前期策划、剧本构思、到中期拍摄、后期制作等方面对人物塑造的体现以作为对研究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