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学习者在学习与提高每一项语言技能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对词汇的依赖。有意词汇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词汇最常用的方法,至今仍在课堂上使用。鉴于词汇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二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过程在二语习得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词汇研究的一个分支,词汇附带习得作为一种有效的掌握大量词汇的方法尤为受到重视。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已经证实通过阅读和听力都有一定程度的附带习得词汇,并比较了不同输入模态下词汇附带习得的效果,但字幕、声音、图片结合的多输入模态对附带习得词汇效果的研究却很少。此外,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频率效应也重新得到二语习得研究者的重视。国内外大量研究主要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展开频次对二语能力的积极作用,而关于频次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并不多见。鉴于上述分析,本文将从输入模态和输入频率两方面来研究其对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主要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输入模态是否会影响高中生的词汇附带习得与保持?(2)输入频率是否会影响高中生的词汇附带习得与保持?(3)输入模态和输入频率对高中生的词汇附带习得与保持是否有交互作用?本研究的参与者是来自南昌八中的三个平行班的121名高一学生,他们被分成一个前测组和两个实验组,前测组阅读材料挑选出不认识的单词,从而确定出了十个目标词汇。阅读输入组和多模态输入组在接受完不同输入方式后,接连三天在有输入的情况下进行包括十个目标词和五个干扰词的词汇即时测试,词汇延时测试在一周之后进行。四次词汇测试的成绩通过SPSS 17.0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输入模态和输入频率对词汇附带习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种输入模态都可促进习得词汇,但不同的输入方式对附带词汇习得的效果不同,多模态输入方式效果显著优于阅读输入模态;输入频率也会影响高中生的词汇附带习得,词汇习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输入模态和输入频率对高中生的词汇附带习得的主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意义,但是交互作用不显著。其次,在一周后的延时测试中,并不是所有习得的词汇都能够保持一周,两种输入方式下的词汇保持效果与即时测试有显著差异。通过这一研究结果,这些研究发现丰富了词汇附带习得的研究成果,同时对教师词汇教学和课程设计以及对学生课内外词汇学习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