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农村中涌现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加大,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成为现代化背景下普遍的社会现象。然而,由于现行的二元社会体制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进行举家迁移,迁移人口中大多数为已婚男性,致使在农村社会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群体,即“留守妇女”群体。尤其在安徽省农村,妇女留守的现象更为普遍。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外输出的数量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在同等社会制度背景下,安徽省农村留守妇女现象更为明显,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也更为强烈。目前,对安徽省农村留守妇女缺少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其产生的问题也缺少行之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措施,不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因此,加大对安徽省农村留守妇女的关注力度和进行相关系统研究,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以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本文结合定性和定量两种研究方法,以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探讨安徽省农村留守妇女的数量和规模,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农村留守妇女的类型和特点;根据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政策并结合社会性别角色理论、推拉理论以及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来分析安徽省农村留守妇女形成的原因;通过对发放问卷收集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论述了留守妇女在安徽农村社会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同时,本研究着重考查了留守妇女的经济生活状况、政治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她们的闲暇生活和感情生活状况,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留守妇女在农村社会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通过研究发现,安徽省农村留守妇女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留守妇女自身和家庭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农村社会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负面的影响。针对安徽省农村留守妇女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省情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发展农村社会经济,是解决留守妇女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步伐,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化发展,为农村青壮年劳动人口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就业环境,避免劳动力的外流,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妇女的数量;在文化方面,积极提倡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念,为留守妇女在农村社会的生活和发展提供宽松的空间,调动留守妇女对自身要求发展的积极性,使其与社会发展同步;与此同时,政府部分在政策上给予支持,为她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越的政策和保障;最后,呼吁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大对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关注力度,为更好更优地解决留守妇女问题提供全方位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