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我国颁布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首次提出了以儿童为主体对象,以实现儿童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国家级发展战略。此后,儿童的健康成长已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其生存、保护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还有诸多方面有待完善,比如,儿童生病看病来说,儿童医院环境的现状欠妥。在建筑设计时,不少儿童医院过度重视基本功能、流线效率等因素,未能充分考虑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实际需求,导致医院的功能结构相对复杂,无法将其与普通医院进行有效区别;同时也有部分儿童医院认识到了儿童的特殊性,但是医院整体设计仍然比较表面和片面,缺乏实质性的功能设置,而是停留在简单的装饰效果或者适合儿童的活动区域设计,仅仅提供一种缓解紧张、休闲娱乐的场所,并未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营造最佳的医疗环境,导致各类场所的实用性较差;更有部分儿童医院在整体设计时片面强调高端大气的现代医院装饰效果,虽然看上去是非常酷的现代医院环境,但是绿化等环境优化问题却比较突出,难以创造最适合康复的良好环境;此外也有部分儿童医院将院内的休闲空间用作停车场,导致内部绿化严重不足,医院整体缺乏必要的生机与活力。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儿童医院在整体设计方面缺乏科学的定位与合理的设计,导致就医环境较差,既未能充分考虑儿童心理需求的特殊性,也无法为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导致整体医疗效果较差。本文在收集资料、调研、大量阅读文献等工作基础上,应用所学建筑专业领域知识和儿童心理学理论等,以实际项目工程——邢台妇女儿童医院所建设的综合楼为课题研究对象,对儿童医院在设计建设时所应具备人性化理念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儿童医疗机构的科学建设提供有益指导。具体对儿童医院的功能结构、影响因素及现存的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从行为学、心理学等理论观点出发,系统性研究分析儿童医院在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及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科学发展模式,尽可能实现适合儿童特殊心理状况的医疗环境,在满足儿童特殊功能需要的同时,也能够充分适应儿童医疗事业的发展发展要求,从而使中国的儿童医疗环境成为一种健康、和谐、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儿童医疗空间模式。论文一共分为5个章节,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说明课题研究的背景知识与现实意义,并对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所用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则是对儿童心理学有关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第三部分以儿童心理学知识为基础,探讨分析儿童医院科学的设计理念;最后一部分是针对实际项目进行的理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