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测定和研究冰川地区雪冰中重金属的含量可以检测当前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了解过去大气中重金属污染的历史与规模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揭示污染物质的来源和中长距离输送的过程。本文通过对慕士塔格冰川雪冰中重金属元素浓度的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地区大气污染的现状和污染历史,并对污染源区进行了探讨。
从降雪中重金属元素随海拔的变化特征看,由于受不同来源气团的影响,降雪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随海拔的分布具有分段性。在海拔较低的范围内,大气中重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局地环流输送的近源物质,降雪中重金属元素浓度较高,总体上随海拔升高呈减小趋势;在海拔较高的范围内,大气中重金属元素主要来自西风环流输送的远源物质,降雪中重金属元素浓度很低,含量在各个高度趋于一致。降雪中V和Co主要为地壳尘埃来源;在低海拔区域,Cu、Zn和Pb均受到慕士塔格局地人为活动的污染;在高海拔区域,Cu主要为地壳尘埃来源,Zn和Pb均受到污染,污染来源与中亚五国工业区的排放有关。
在慕士塔格7010m冰芯中,Pb和Zn的人为活动污染历史早于1955年。Pb的污染程度高于Zn。冰芯中Pb浓度在1955~2000年间存在两次升高与降低的过程。1955~1981年升高,1982~1986年降低,1987~1993年升高,近年来呈降低趋势。慕士塔格冰芯中的Pb主要来源于中亚五国的pb等有色金属冶炼,其中哈萨克斯坦为主要排放区,而慕士塔格局地的人类活动对冰芯中Pb的含量变化影响有限。冰芯中Zn的浓度随时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其污染的主要源区仍为中亚五国,最大可能的人为排放源是中亚五国Zn矿石熔炼活动与煤炭的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