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幼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作为其产前筛查中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胎儿超声心动图已成为产前胎儿心脏检查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并逐渐从二维超声发展到四维超声,同时联合了更多的相关技术;其中,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崭新的胎儿心脏产前检查手段,为胎儿先心病的超声诊断开辟了新视野。本研究旨在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观察胎儿心脏瓣膜的可行性并提出重建图像的标准方法。 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超声科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正常胎儿90例,所有纳入对象均符合以下条件:单胎,孕周18-36周,常规系统筛查未见异常,二维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所有孕妇无明显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4年产前二维超声诊断为胎儿心脏瓣膜病变的26例胎儿的容积数据,均为单胎,孕周为19-30周,所有孕妇均无明显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应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获得胎儿心脏容积数据,联合表面成像模式对容积数据进行四维重建。 结果:90例二维超声显示为正常的胎儿中,18-32孕周的胎儿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及肺动脉瓣的重建显示率分别为96.7%、88.3%、81.7%及73.3%,33-36孕周的胎儿各瓣膜重建显示率分别为80.0%、73.3%、53.3%及46.7%。26例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胎儿中有23例成功获得四维重建图像,且能清晰观察到异常瓣膜的形态。 结论:1、通过STIC技术重建胎儿心脏瓣膜的标准化方法简便易掌握,为临床筛查胎儿心脏瓣膜畸形提供可靠依据。2、STIC技术能清楚地显示胎儿心脏瓣膜的位置和形态结构,并可获取二维超声无法提供的某些胎儿心脏的解剖及病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