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应用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持续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6年7月至2018年8月由我院同一团队完成的并获得随访的20例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持续局部化疗治疗。其中男性11人,女性9人,年龄为25-83岁,平均年龄为(58.0±17.6)岁。对所有患者采用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第1个月及终末随访时主诉症状缓解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第1个月及终末随访时的功能状态,监测患者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评价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2、3、4、12周炎症控制情况,测定患者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数值,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2、3、4、12周营养状况,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引流量情况,术后定期复查,随访影像学结果及了解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在局麻下顺利完成,术中出血少量,均未输血,术中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脊柱结核。患者局部置管持续化疗31-65天,平均40.3天。大部分患者术后一周内每天可引出或用注射器抽出浑浊液体量为30-50ml不等,之后抽出量逐渐减少,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累计的引出物(从术后第3天开始计算)及脓液量为200-2000ml不等。其中,1例女性患者因尿毒症合并心衰,在术后4个月内死亡,故后期未获得随访,其余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8-33个月,平均16.35个月,末次随访时,19例患者均获得治愈,包括3例多节段脊柱结核中未行手术节段,也获得临床治愈,切口愈合无异常情况,局部未见窦道,腰部及下肢不适感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前5例神经功能损害Frankel分级D级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均降为Frankel分级E级,停药后的患者未见复发现象。MRI显示术前病变椎体及椎体融合处信号恢复正常,微创手术前行传统手术的患者,内固定未出现松动、断裂。治愈患者生活能自理,能从事轻中体力活,术前体重减轻的患者体重有所增加,食量恢复正常,精神状态有所改观,未再出现发热、盗汗等现象。本组患者术前VAS评分为(6.1±0.9)分,术后第1个月为(2.9±0.8)分(p<0.01),终末随访期为(1.1±0.7)分(p<0.01)。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62.67±10.73)分、术后第1个月为(24.42±5.44)分(p<0.01)、终末随访期为(10.39±3.40)分(p<0.01)。本组患者术前CRP为(53.1±19.9)mm/L,术后第1周大多数患者较术前有所升高,升高为(55.1±17.0)m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4、12周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降低为(38.4±13.8)mm/L、(25.4±9.6)mm/L、(13.7±3.7)mm/L、(5.5±1.5)mm/L(p<0.05),术后第12周恢复正常。本组患者术后第1、2、3、4周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第12周恢复正常(p<0.05)。本组患者术前ALB为(31.44±2.70)g/L,术后第1、2周较术前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4、12周较术前明显升高,分别升高为(38.97±2.36)g/L、(40.32±2.83)g/L、(42.21±2.25)g/L(p<0.05)。本组患者术前HB为(100.10±6.02)g/L,术后第1、2、3周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4、12周较术前有所升高,分别升高为(104.70±7.26)g/L、(114.40±6.98)g/L(p<0.05)。结论:经皮脊柱内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持续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安全性高、创伤小,术中既能清除结核病灶,又能留取组织标本用于病理诊断和培养,能通过局部留置的管道引流和给药来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并能获得良好疗效,对全身基础情况差、高龄、不能耐受传统手术及脊柱后凸畸形较轻的患者是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