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V到”这一句式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考察。同时,特别注重这一句式结构构件(V到、到、V、相关NP)的特征以及构件之间的关系的考察和描写。文章还在生成语法学最简方案(MP)的框架内,对这一结构进行句法运算,即从普遍语法(UG)的角度对其作出句法解释,同时运用熊仲儒提出的“功能范畴假设”和“嫁接与移位同向假设”等理论。通过对这一汉语句式的探讨,文章旨在充分描写和充分解释的结合上作出尝试。文章从结构的不可扩展性和语音的不可停顿性两个方面将“V到”论证为复合词,接着从不能受“很”修饰并能带宾语等方面将之论证为动词。“V到”构式有单及物构式与双及物构式之分,表现为二价与三价两种形式。构件V,在语义特征上表现出“行为性”;在音节特征上,以单音节最为常见,也可以出现双音节形式;在句法特征上,表现出“一、二、三元性”,即一价、二价、三价动词都能进入“V到”句式。和“到”结合形成“V到”后,“V到”的配价数呈现多价性,即为二价和三价。此外,构件NP与“V到”之间存在多种语义关系。文章根据最简方案、功能范畴假设、嫁接与移位同向假设、融合等相关理论,对“V到”句式设计句法推导方案,在所设计的推导方案的基础上,对复合词“V到”的生成作出了句法解释——“V到”是在句法操作中由核心与核心融合而成,“V到”的句法核心应为扩展它的功能范畴v,由v决定“V到”的一切句法特征。“V到”构式中的动词可以由功能范畴Bec扩展,也可以由Bec与Caus扩展。一个功能范畴扩展时表现为单及物构式,两个功能范畴扩展时表现为双及物构式。功能范畴从动词的事件图景中选择参与者作论元,使动词表现出价的动态性。同时也对“到”的词性给予了句法解释,并得出了结论:“到”的词性有两个,一个是介词,一个是动词。文章运用了扩展、分布、语义角色、配价和语义特征及生成语法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试图通过对“V到”句式的描写以凸现功能范畴在语法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