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设计与研发移动戒烟平台之微信戒烟小程序,并评价微信戒烟小程序的戒烟效果,以期为戒烟者提供一种新型有效的戒烟方式。方法:本课题包括两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为微信戒烟小程序的研发。首先根据《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中“5R”和“5A”法模型构建微信戒烟小程序的干预模型框架,并根据相关指南的内容,明确戒烟小程序戒烟管理方案的核心要素。其次通过腾讯电子问卷的方式调查吸烟者和医务人员对移动戒烟平台的使用意愿及功能需求情况,参考市场上现有的微信戒烟小程序现状及功能,在与专家小组讨论后,确定了戒烟小程序的基本结构和各功能模块,并填充各模块所需内容。最后通过微信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开发工具研发微信戒烟小程序。第二部分为微信戒烟小程序的戒烟效果评价。于2020年9月-2021年10月向社会招募具有戒烟意愿的经常吸烟者。通过平台导出的相关问卷和电话回访情况对参与者进行筛选及知情同意,使参与者了解微信戒烟小程序使用流程,按设定的流程逐步展开戒烟,干预期间参与者自行使用戒烟小程序。在参与者戒烟后24小时、第1周、1月、3月时间点由平台自动弹出相应问卷给其填写,若参与者未填写时平台将自动提醒后台管理者,同时在各时间点分别进行1次电话随访,参与者的相关数据均由平台自动回收。结果的测量为意向性分析参与者自我报告24小时、第1周、1月、3月时间点的戒烟率、戒烟成功的影响因素、使用频次、体验满意度及帮助程度。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两组或多组率或构成比比较采用x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或蒙特卡洛直接计算概率法;计量资料先进行正态性检验(Shapiro-Wilk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统计描述采用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R)表示;探讨影响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设计与开发的微信戒烟小程序名为“戒烟行动”,设有“戒烟咨询”和“医务人员”2个登录窗口。“戒烟咨询”为戒烟者登录窗口,包含健康科普、戒烟咨询、戒烟管理和个人中心四大模块,为戒烟者提供烟草相关健康科普知识、吸烟评估、戒烟计划、戒烟咨询通道及个人中心等功能。“医务人员”为医务人员登录窗口,包含咨询管理(烟民管理、戒烟互动、案例查看、用药管理、咨询管理和随访记录功能)和个人中心(个人账户、密码、个人信息等相关信息)两大模块。同时将小程序的功能模块融入由“5A”和“5R”法构建的干预流程框架中,构建了微信戒烟小程序干预路径,指导戒烟者一步一步戒烟。2.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多种方式共招募到303名参与者,其中59人资料填写不全,64人无戒烟意愿,最终纳入研究的为180人。(1)180名参与者,第1天成功随访到179人,24小时成功戒烟61人,24小时戒烟率为33.9%;第1周成功随访到177人,成功戒烟49人,第1周戒烟率为27.2%;第1个月成功随访到167人,成功戒烟47人,第1个月随访时7天时点戒烟率为26.1%;第3个月成功随访到163人,成功戒烟45人,第3个月随访时7天时点戒烟率为25.0%。(2)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法或蒙特卡洛直接计算概率法进行3个月随访时戒烟成功的单因素分析。在3个月随访时戒烟成功组和戒烟失败组中,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和吸烟程度的参与者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仅戒烟难度评分(P=0.010)和戒烟小程序使用频率(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合单因素分析结果和专业判断,选择年龄、教育程度、烟龄、每日吸烟支数、尼古丁依赖程度等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戒烟难度评分为80-100分的参与者相对于0-60分者第3个月戒烟成功的可能性低(OR=0.278,95%CI:0.099-0.784,P=0.015),戒烟小程序使用次数>5次的参与者比<5次者第3个月戒烟成功的可能性高(OR=3.591,95%CI:1.514-8.518,P=0.004)。(3)参与者使用微信戒烟小程序平均次数为6.3±7.6次,最大值为46次,最小值为2次,大于5次者占比33.9%。在163名有效随访中,26.4%的参与者认为微信戒烟小程序对其非常有帮助,47.9%的人认为有帮助,19.6%的人认为一般有帮助,6.1%的人觉得无帮助。25.8%的参与者对戒烟小程序表示非常满意,50.3%认为满意,19.6%认为一般满意,4.3%认为不满意,无人表示非常不满意,其总满意率76.1%。结论:戒烟行动微信戒烟小程序根据《中国临床戒烟指南(2015年版)》中“5A”和“5R”法模型构建了微信戒烟小程序特定的干预路径,其各功能模块合理而丰富,可为戒烟者提供综合的戒烟服务,能有效提高戒烟者戒烟成功率,且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