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严重程度和出院时预后的相关因素,明确入院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aSAH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期间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的171例年龄≥18岁的72小时内入院的aSAH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实验室资料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比较内科保守治疗组、外科手术治疗组和血管内治疗组的基线资料,分析治疗前基线资料与aSAH临床和影像学分级相关性,分析影响血管内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出院时预后的因素。结果:入选aSAH病例中女性患者是男性的1.76倍,50~59岁是发病高峰,最常见的既往病史是高血压病(57%),入院时平均血压平均为152.99/86.77mmHg。影像学检查发现74.9%患者仅存在1个IA,破裂IA大多为小IA(>3mm且<10mm)(70.2%),载瘤动脉主要是前、后交通动脉(45.33%)。171例aSAH患者中,23例未在我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剩余148例aSAH患者分别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内科保守治疗组44例,共56个IA,出院时预后良好(GOS预后评分3~5分)26例(59.40%),预后差(GOS预后评分1~2分)18例(40.90%),其中死亡15例(34.10%);血管内治疗组68例,共89个IA,其中49例(72.06%)行直接栓塞,19例(27.84%)行支架辅助栓塞,61例致密填塞(89.71%),出院时预后良好45例(66.20%),预后差23例(33.80%),其中死亡11例(16.20%);外科手术治疗组36例,共51个IA,其中32例(88.89%)行单纯动脉瘤瘤颈夹闭术,3例(8.33%)行动脉瘤颈夹闭加动脉瘤包裹术,1例(2.78%)行单纯动脉瘤包裹术,出院时预后良好25例(69.44%),预后差11例(30.56%),其中死亡4例(11.11%)。单因素分析显示内科治疗组、血管内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组间年龄、入院SBP、入院DBP、脑梗死病史、IA部位、辅助治疗方式、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住院时间及死亡例数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unt-Hess分级、WFNS分级和改良Fisher CT评分三者间互相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除上述评分外,与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线性相关的因素依次为入院时血糖、NLR、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肌酐(P<0.05);与影像学严重程度线性相关的因素依次为入院时NLR、血糖、中性粒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P<0.05)。单因素分析经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的aSAH患者的预后,结果显示年龄、入院时Hunt-Hess分级、WFNS分级、入院时出现意识障碍、改良Fisher CT评分、脑室出血、IA个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肌酐、血糖及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Hunt-Hess分级、NLR、血糖和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与预后相关(P<0.05)。通过诊断血管内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发现NLR曲线下面积(0.726)较血糖(0.712)大,NLR最佳截值为16.23,敏感度为50.00%,特异度91.18%。结论:(1)血管内治疗和手术治疗相较于内科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而血管内治疗和手术治疗疗效间无统计学差异。(2)反映aSAH临床和影像学严重程度的分级之间互为线性相关,入院时NLR和血糖也可反映aSAH临床和影像学严重程度。(3)入院时Hunt-Hess分级、血糖、NLR和神经系统并发症是经血管内治疗或手术治疗的aSAH患者出院前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4)入院时NLR对于aSAH病情和预后评估存在一定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