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进展,Steinberg教授于1983年提出了氧化学说,认为LDL被氧化修饰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AS病变发生的中心环节。2005年《循环》杂志发表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在既往无心血管及糖尿病病史的人群中,血清ox-LDL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系,平均随访5.6年。在调整传统风险因素后发现,ox-LDL高组是ox-LDL低组风险的4.25倍,说明ox-LDL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2011年Ruile Fang等[1]学者研究了我国汉族人群血浆ox-LDL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发现易损斑块组ox-LDL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5),表明中国汉族人群中ox-LDL是颈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生物指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一部分,具有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特点,但目前临床对冠心病的抗氧化治疗应用较局限。普罗布考的化学名为4,4’-[(1-甲基亚乙基)双(硫)]-双[2,6-双(1,1-二甲基乙基)]苯酚,两个酚羟基极容易被氧化,可以捕获血浆和内皮下活性氧;被氧化后形成双自由基中间体,分子重排,发生C-S键断裂,形成联苯醌(普罗布考的代谢产物),联苯醌结构稳定,因此阻止了氧离子对LDL表面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从而抑制了LDL的氧化修饰为ox-LDL。本研究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为:对照组(AS组)(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 mg/d)和试验组(PAS组)(普罗布考500mg/d,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 mg/d),疗程为3个月,所有入选病例分别于PCI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ox-LDL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清ox-LD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PAS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综上所述,普罗布考与他汀类药物联用降低血清ox-LDL的疗效优于单用他汀类药物,两种药物间可能具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