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标签酰基载体蛋白对外源蛋白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融合标签技术的不断研究探索,有越来越多的融合蛋白标签应用于实际中。因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因研究背景清楚,与其他表达系统相比,有着经济高效、节约成本、步骤简便、易于后期纯化等诸多优势,因此,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有举足轻重地。由于许多外源蛋白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时,易产生包涵体或者影响外源蛋白自身的功能,而合适的融合标签可以确保目的蛋白高效生产、实际应用和长久保存,因此利用融合标签技术以提高蛋白质的可溶性、表达量、热稳定性甚至其活性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使用相对分子量较小并且具有超酸性的蛋白作为融合标签是一种新的解决策略。酰基载体蛋白(Acyl Carrier Protein,ACP)是生物体脂肪酸合成酶系的重要组成成份,并且在细胞内其他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生物体内的ACP以不同形式存在,但是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似,即一个具有酸性的小分子蛋白。本实验利用ACP与TEV蛋白酶(Tobacco Etch Virus protease,TEV)、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α-淀粉酶(α-Amylase,Amy)融合,经高效的诱导表达后,在相应的条件下,探索融合蛋白在是对应有融合标签ACP时的可溶性表达、稳定性以及活性差别。同时探索ACP与外源蛋白的N末端或C末端相连时,对外源蛋白的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ACP作为融合标签可提高外源蛋白的可溶性与表达量;此外,ACP可明显的提高外源蛋白的稳定性,提高了10℃左右;当ACP与外源蛋白的N末端或C末端相连时,对提高稳定性的效果相同;经过酶活分析预测,虽然融合标签ACP在短时间会影响外源蛋白的活性,但当反应时间足够长时,含有融合标签ACP的外源蛋白的工作效果最终会超过不含有融合标签ACP的外源蛋白。
其他文献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如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等,备受广大研究工作者关注。然而,EGCG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极低,限制了其生物活性的充分发挥;研究表明微生物转化可提高EGCG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但其转化调控及EGCG与介导转化的微生物间相互关系鲜有报道。鉴于此,本论文旨在以本课题组前期分离到的能
细胞通过响应外界环境刺激、吸收营养物质以及内部物质的降解、信号传导等一系列过程来维持细胞的稳态,其中主要涉及到细胞内吞和自噬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细胞内吞主要包括网格蛋白依赖的内吞(Clathrin-dependent endocytosis)、细胞膜穴样凹陷(Caveolae)、细胞吞噬作用(Phagocytosis)。自噬是细胞移除和降解胞内衰老细胞器、大分子物质等的过程,受到能量、营养等多种信
T-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A类毒素,主要污染谷物等粮食作物、饲料和饲料原料,严重影响畜禽和人类健康。已有报道表明T-2毒素可诱导多种细胞产生DNA损伤,但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在DNA损伤应答过程中,组蛋白修饰介导的染色体空间结构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Aurora B是丝氨酸/苏氨酸类激酶,在细胞分裂期大量表达并激活,通过磷酸化组蛋白H3S10和H3S28来调节染色质结构,从而调节细胞分裂
动物肠上皮构成了机体与外部环境的最大界面,在保护肠道完整性和阻止有害物质从外部环境渗透中起着重要的屏障作用。因此,研究肠道上皮屏障及其调控对于人类健康和动物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大量证据表明,肠上皮屏障功能对于机体健康至关重要,肠上皮屏障功能紊乱与许多疾病相关,例如与人类的炎症性肠病、代谢综合征以及断奶仔猪的腹泻有关。肠上皮屏障受到微生物、外部环境和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共轭亚油酸(conjugate
佐剂(Adjuvant)是一类可提高疫苗免疫效力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其中新型核酸佐剂是以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核酸片段为主要成分的新型佐剂,因其安全、免疫增强作用高效的特点而广受关注。然而,目前新型核酸佐剂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单一种属动物特异的免疫刺激序列,对于多种属动物具有广谱免疫增强优势的新型核酸佐剂的研究尚少。为筛选出对猪PBMC具有增殖优势的免疫刺激序列,本研究通过猪淋巴细胞转化实验,采用CCK
自上世纪80年代年以来,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已连续30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海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养殖占比较大,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18》可知,我国海水鱼养殖产量为141.93万吨,其中海鲈产量为15.66万吨,位居海水鱼第二。而随着海鲈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病毒性疾病严重制约着海鲈养殖业的发展,前期实验中我们分离到一株海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改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而实现增产,是科学家不懈追求的目标。近年来,利用细菌的获得性免疫系统开发的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9(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技术进行基因编辑,为水稻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了
恶臭假单胞菌(Pesudomonas putida)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该菌属是人的条件致病菌,外科手术常见感染病菌,同时也是水产养殖场业的鱼类致病菌。由于恶臭假单胞菌属能够在受高浓度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土壤和沉积物中生长,因此在生物修复和生物降解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此外该菌在特殊工业材料生产方面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细菌脂肪酸代谢作为基础代谢,为生物体提供能量,也为其他重要代谢途径提供前
叶片衰老是在植物生命的最后阶段变得活跃的遗传程序和高度复杂的过程。衰老是由丰富的转录因子调控功能引起的,叶片是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的关键器官。因此,叶片衰老正向参与植物衰老。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叶片的早衰对水稻的质量和产量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叶片的早衰,对提高水稻的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NAC转录因子已在许多植物中被证明与叶片衰老相关。在水稻中已报道与衰老相关的NAC转录因子有Os N
动植物谱录是记录动植物形态、习性、养育技术的一类书籍,按古籍的四部分类法,分在“子部·谱录类”。中国动植物谱录在发展的历史上,经过两次高峰期,一个是在宋代,一个在明代。相对植物专谱而言,动物专谱在总量上和种类上显得相对较少,有蟹谱、蚕谱、鸡谱、鹌鹑谱、蟋蟀谱、金鱼谱、鸽谱、猫谱、虎谱等。所记的多数都是宠物内容,以品种与养护技术为主,外加相关典故与习俗。其中,猫谱、虎谱记的是猫科动物。该类著作在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