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髓过氧化物酶、胆红素及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eng_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髓过氧化物酶、胆红素、甲状腺功能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相关性,评估冠心病(CHD)高危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评价冠脉造影指征以进一步指导冠心病的治疗提供可靠指标。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3年11月因胸痛临床症状疑似CHD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88例。所有患者均于次日清晨采集禁食8小时以上的空腹肘静脉血送至检验科,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红素(TB)、髓过氧化物酶(MPO)、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所有入院患者于住院48-72小时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造影由两位或两位以上专家进行诊断,分别对左冠状动脉主干(LM)、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及其主要分支狭窄程度进行评定。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1)冠心病组:合计病例总数为64例(男性病例数30例,女性病例数34例)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将冠心病组划分为单支病变组(总计病例数26例,其中男性病例数11例,女性病例数15例)、双支病变组(总计病例数26例,其中男性病例数11例,女性病例数15例)以及三支病变组(总计病例数17例,其中男性病例数9例,女性病例数8例)其中左主干受累狭窄≥50%则计为双支病变,双支病变以上计为三支病变;2)对照组:共入选病例数24例,其中男性病例数13例,女性病例数11例。比较几组患者Hs-CRP、MPO、TB、TSH、FT3、FT4、颈动脉IMT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将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Hs-CRP、MPO、TB、TSH、FT3、FT4与颈动脉IMT进行比较及分析。结果:1、在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及三支病变组进行两两比较,组间吸烟、饮酒、性别相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在年龄、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组中单支病变、三支病变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相比,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IMT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单支病变、双支病变组相比,三支病变组IM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CHD组中患者Hs-CRP、MPO、STSH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单支、二、三支病变组随冠脉病变加重,其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TB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单支、二、三支病变组随冠脉病变加重,其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HD组中,各亚组间FT3、FT4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颈动脉IMT与Gensin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以冠心病组中Hs-CRP、TB、MPO、STSH、FT3、FT4与颈动脉IMT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Hs-CRP、MPO、STSH与颈动脉IMT呈密切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B水平与颈动脉IMT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FT4与颈动脉IMT无明显相关性;5、CHD组患者,以IMT为因变量,以Hs-CRP、MPO、STSH、TB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有Hs-crp、MPO、TB,提示高Hs-CRP、MPO水平及低TB可能为CHD患者高IMT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而Hs-CRP的标准化回归系数β为0.414,提示Hs-CRP对颈动脉IMT的影响较大,而TSH未进入方程,提示TSH可能不是IMT病变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1.在冠心病患者中,IMT值逐渐升高与随着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2.在冠心病患者中,Hs-CRP、MPO、TSH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TB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FT3、FT4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无明显相关性。3.在冠心病患者中,颈动脉IMT与Hs-CRP、MPO、TSH呈正相关, IMT与TB呈负相关,与FT3、FT4无明显相关性。4.Hs-CRP、MPO水平及低TB可能为冠心病患者高IMT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Hs-CRP对颈动脉IMT的影响较大,TSH可能不是IMT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联合使用,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探讨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感染在药疹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0例药疹患者(其中重型药疹21例)及7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HV-7DNA阳性率及载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HV-7 IgM水平。结果:70例药疹患者HHV-7 DNA阳性率(81.43%,57/70)高于健康对照组(61.43
背景:癌症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其发生发展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而慢性炎症则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1863年,Rudolf Virchow发现肿瘤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白细胞,由此将炎症与肿瘤联系起来,并提出炎症是肿瘤发生的原因。胃癌(GC)是全球第四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GC引起的肿瘤性死亡在全世界肿瘤性死亡排第二。我国胃癌患者基数大,因此对于胃癌的治疗任重道远。胃癌与慢性胃炎关系密切,因此,我们是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术(mico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和半月节射频热凝术(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PRT)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