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舟子咏》、《白鲸》、《熊》中生态伦理思想的演进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shi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生态问题日趋严峻,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为宗旨的生态伦理思想的研究迅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就是文学作品中经久不衰的母题,本文以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麦尔维尔的《白鲸》和福克纳的《熊》三部在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为例,以生态伦理为切入点来考察三部作品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衍变过程,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来论述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关系的演进,从文学的侧面再现人类生态伦理思想衍变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形态,有着一定的新意和可行性。同时,笔者运用生态伦理学的相关理论来评析文本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过程,提炼出人类从最初的敬畏自然,经过逐渐适应自然,到试图征服自然,再到重新认识自然的发展脉络。通过分析人对自然态度的转变,号召人类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重新审视人类文化精神的方向,努力建构统一和谐的生态伦理,与其他自然万物相互尊重,平等共处。通过研究《古舟子咏》、《白鲸》和《熊》中生态伦理思想的演进,笔者希望有助于从新的角度解读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赋予经典作品更大的阐释空间。进而也盼望能够给现代人以精神上的启迪,深刻地反思并改造自身的价值理念,以自然的普通一员去关心、爱护和亲近自然,以理性的自谦来平等看待人与自然,以科学的价值观念来指导自身的行为,使人类社会得以更好更快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在当今散文界,刘家科也许还算是一位新人。但他的散文创作实在是厚积薄发,因而在思想意蕴和艺术形式上均有独到建树。 刘家科的散文在思想内容上,“记录”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冀
学位
“叙述人称”是西方小说叙事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论界普遍从叙述者与故事世界诸元素的空间关系出发,将“叙述人称”划分为第一人称叙述与第三人称叙述两大类型,否定第二人称
宾白作为元杂剧“唱、科、白”三大要素之一,明代曲论家孟称舜认为“元曲故不可及,其宾白妙处更不可及”;清代李渔认为“有最得意之曲文,即当有最得意之宾白”。两人都重视宾白目
摘要: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们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在园林工程中,植物色彩的搭配很重要。对色彩的合理搭配,可以最高程度地提升园林工程的品质。本文根据笔者的多年工作实践,对园林植物景观中植物色彩的搭配应用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色彩  一、色彩给人的感受  紫色给人以华贵、典雅、忧郁、恐惑、专横、压抑之感;橙色给人以明亮、高贵、华丽、焦躁之感;黄色给人以温和、光明、纯净、轻巧及干燥之感;绿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