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述了铬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及形态分析中样品的预处理,分离富集和测定方法;并且对铬的形态分析进行了展望。分别改进了测定铬(Ⅵ)的乙二胺—亚硝酸钠络合催化波法和罗丹明B共振散射荧光法,并将其分别成功应用于测定水样及土样中的铬形态。系统的研究了湘江水系(江水,土壤和水草)中铬形态在不同时空里的分布及迁移。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1研究了在NH4Cl-NH3·H2O缓冲溶液中,铬(Ⅵ)-乙二胺-亚硝酸钠-EDTA络合体系产生的高灵敏度催化波在测定痕量铬(Ⅵ)中的应用。本法具有选择性高,方法稳定,检测限低等特点。该方法的相关系数r=0.9987,检出限为0.005μg/L,铬(Ⅵ)浓度在0.01-20μg/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2提出了以罗丹明B-I3-离子缔合物共振散射测定铬(Ⅵ)的新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和灵敏度较好,其线性范围为10.0~500μg/L,对Cr(Ⅵ)的检出限为2.2μ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3。与离子交换分离法相结合,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土壤样品和水草中铬的形态分析。3系统的研究了湘江(长沙段)水中铬形态的分布和迁移。研究发现:铬(Ⅵ)在酸性江水中较易还原为铬(Ⅲ),并且江底淤泥对铬(Ⅵ)有较强的吸附作用。4号水样处(在排污口往下游约1.5Km处)铬(Ⅵ)的含量已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85),所以铬盐厂排放的废水中的铬对湘江的污染范围有限。不同季节中铬的各形态的含量变化较大,颗粒态和有机态铬在夏季的含量较高,而其余各形态的铬在秋、冬两季的含量高于春、夏两季。4系统的研究了湘江(长沙段)沿岸土壤中铬形态的分布和迁移及其在水草中的积累。研究表明:土壤中的铬主要是以有机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江水中的铬被土壤吸附后主要转变成了有机态;在不同的季节中铬的各形态的含量有所不同。有机态铬和可交换态铬与水草中的总铬有较好的相关性,较易被水草吸收,而残渣态铬则难以被水草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