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7年开始,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都要举办“中华彝族祭祖节”,至今为止已经举办了八届。在这个祭祖活动中核心的是一个被称为“中华彝族祭祖仪式”的仪式活动,祭祀的主要对象是南诏第一代王细奴逻。在官方的宣传中,巍山彝族对细奴逻的祭祀已经延续了千年。这是一个在当地政府主导之下重构出的民族节日。在八年的时间里,这个活动从祭祖仪式扩展到集合了商贸、研究、文艺表演等多个活动为一体大型节庆文化展演。作为一个与传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又迎合着当下社会发展的节庆文化符号,中华彝族祭祖节并不能简单的用资本化或者传统的发明来概括它再造的过程和达成的结果。政府、彝族文化精英和大众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这个节庆文化符号的再生产。原有的文化传统进入新的文化符号创制空间,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民族的、意识形态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建构出中华彝族祭祖节,并以此为起点为巍山在发展场域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华彝族祭祖节”就是一个被符号化的诸多民族文化碎片,在当地政府和民族权力精英的运作下,迎合现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规则拼凑出的产物。这种运作方式在当下的中国并不少见。财力物力人力的大量投入,使得这些号称继承传统、发展经济的各类新造节庆活动实际上成为了各路精英聚首的欢宴,扩维护相互之间社会网络的工具。文化也好、市场也罢,权力的影响力并不能长久。政府重金打造的节庆活动和传统民族文化一样会被时间和社会淘洗,获得群众的共鸣、得到社会普遍认可、能与当地文化习俗融合共生的节庆,才能得到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