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中村”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出现,中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开始面临“城中村”的难题,诸多新类型的城中村逐步形成。然而,当前的城中村研究集中于较早出现的传统城中村类型,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近年来新出现的类型。同时,研究的整体性、历史性缺失,即多关注城中村“村落终结”的环节,对村庄整个发展脉络、不同时期转型阶段的系统考察较少。社会学的社区研究范式和社区转型视角可以很好的弥补这些缺憾。本研究采用实地研究法,在实地研究的过程中,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进行资料收集。本文将社会学的社区研究范式引入到城中村研究中,并以社区转型为视角,对一种新型城中村的本质、转型过程等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走出个案”,对整个转型进行反思,并总结村落终结的路径。总体来说,小北曲社区经历了三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改革开放后,由农业村庄向半工半农村庄转型。第二次转型1994年的城阳区建制,这迫使小北曲村山个半工半农的村庄转向一个工业村庄,并且城中村开始形成。第三次转型是2005年到2009年新型城中村的形成。在每一阶段,一方面介绍小北曲社区三次转型的过程、原因、转型后社区的变化,另一方面对每次转型中劳动力转移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和传统城中村相比,小北曲社区在房屋景观、社区配套设施、社区治安、社区经济、组织和社会和外部因素等方面极为不同。作者将它所代表的类型统称为新型城中村。这类城中村建筑物规整、规划统一;社区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管理严格、治安状况好;社区物业收入、股份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三头并举;发展的外部环境也极为不同。同时,社区尚未充分的实现现代化,当前还有典型的元社区的特征。社区居民在思想的开放性、对教育的重视、对职业的期望程度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现代性特征,但在对自身的身份认同上,仍认为自己是“农民”。纵观新型城中村的转型历程,有三方面的反思。一是社区“现代性的断裂”特征明显。在短短18年间,社区经历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这种断裂不仅体现在现代性到来的绝对速度,也体现在断裂的范围上。二是发展属于晚发外生性模式,发展的采借性突出。第三,村落终结的路径以及小北曲社区未来发展走向。作者通过分析发现,当前小北曲社区所等待的就是制度转型,这是社区真正终结的关键,而要实现村落的彻底终结,还有经历漫长的思想观点转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