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患者的化疗方案、临床特征、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组织病理学评估及预后情况,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病理学评估结果与患者化疗方案、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94例乳腺癌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诊断为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且接受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同时调取患者首次活检及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切除组织的切片、蜡块。镜下观察后,进一步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不全的组织进行补充染色,请两位高年资病理医生对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残存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新辅助化疗后疗效评价标准,将肿瘤组织的改变分为三级(Grade 0级:肿瘤及周围组织中无浸润癌成分;Grade 1级:残余浸润癌成分少于5%;Grade2级:残余浸润癌成分多余5%)。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其生存情况。统计软件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不同病理学评估结果患者的化疗方案、临床特征及预后的情况,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不同病理学评估结果与患者的化疗方案、临床特征及预后方面的差异,初步分析影响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患者预后情况的因素。结果1.接受AC+T化疗方案、FAC+T化疗方案和加用赫赛汀化疗方案患者的两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9.3%、90.6%和100%,三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4.6%、88.2%、100%。2.接受加用赫赛汀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其两年、三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高于接受AC+T或FAC+T化疗方案的患者;接受AC+T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其发现肿物到就诊的时间≤24个月的患者其两年、三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高。3.Grade 0级、Grade 1级和Grade 2级中患者的两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7.4%、75.0%和88.6%,三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2.9%、80.0%和86.4%。4.Grade0级与Grade 1级间患者两年P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Grade 0级患者的分子亚型与患者的两年PFS有相关性(P=0.033);Grade 1级中,NAC后肿物大小与患者的两年PFS有相关性(P=0.046);Grade 2级中,就诊时患者的皮肤改变与患者的两年、三年PFS均有相关性(P=0.032、P=0.010),但均不可做为疾病无进展生存的预测因素。5.在Grade 0级以坏死为主、以增生为主和原位癌残留组中,患者的两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95.5%和100%。6.Grade 0级不同组织学改变患者接受化疗方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增生为主组中,患者分子亚型与患者的两年PFS具有相关性(P=0.036),但不可作为患者两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的预测因素。结论1.接受加用赫赛汀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率高于接受AC+T和FAC+T化疗方案的患者;接受AC+T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其发现肿物到就诊的时间≤24个月的患者其两年、三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高。2.不同肿瘤组织病理学评估分级患者中,Grade0级与Grade 1级间患者两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rade 0级中分子亚型、Grade 1级中化疗后肿物大小、Grade 2级中就诊时的皮肤改变均不可作为疾病无进展生存的预测因素。3.Grade 0级中以增生为主组患者分子亚型与患者的两年疾病无进展生存有相关性,但不可作为患者两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的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