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动水脉冲压力的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mur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带来的除了生活上的便捷,还有一些负面的影响。汽车已经非常普及了。有调查显示,到1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为1.3亿辆,平均10人拥有一辆汽车。同时,公路等级的提高导致的车速的提升以及车辆大型化及重载车的不断增加,如何避免路面病害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正所谓防病害先治水,沥青路面的第一大病害就是水损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是水与车辆荷载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结果。本文旨在研究在动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内部动水压力的规律情况。首先介绍了沥青混凝土面层动水压力的形成及应力分析,进而介绍多孔介质理论,将多孔介质理论引入沥青混凝土,并认为沥青混凝土的渗流状态符合达西渗流定律,从而建立起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饱和-非饱和渗流模型。以师兄之前研发的室内变水头渗透仪为基础,通过渗流实验,获得了沥青混凝土在不同孔隙水平下的渗透系数,分析孔隙率与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各种因素对沥青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采集的数据,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降雨入渗的渗流场进行仿真模拟。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动水压力和滑水现象的分析及动水压力的理论计算,得出动水压力与行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随行车速度呈级数增长。(2)对间断级配的SMA-13、连续级配的AC-16与AC-20试件进行渗透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孔隙率低于7%时,试件基本不漏水,空隙率高于8%时,间断级配的SMA-13的渗透系数要高于连续级配的AC-16而低于连续级配的AC-20,从这可以看出渗透系数的大小跟级配类型、骨架结构和和最大粒径有关,细集料越多,混合料空隙被填充得越多,空隙率也就越低。另一方面,最大粒径也是影响空隙率的一大因素,最大粒径越大,之间形成的空隙率越大。所以随着最大公称粒径的增加,混合料的渗透系数相应增大。(3)面层的压实情况对雨水的入渗影响最明显,压实度的降低显著加快路面及路基内部水的入渗,使得大量的雨水进入路基路面。所以压实度的保证对防止雨水进入路面至关重要。(4)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来模拟降雨入渗过程中路面结构内部的变化过程,分别模拟了竖向应力分布,土壤的等效塑性应变分布,孔隙压力分布,当降雨开始后,沥青路面结构随着降雨时间的增加,路面内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竖向应力、土壤的等效塑性应变、孔隙压力都随着降雨的持续迅速增大,若与车辆荷载耦合,对路面结构将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内部控制制度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在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经营的高质高效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守方面发挥的作用愈加凸显,保障了上市公司正常的经营运转。企业经营按照预测、决策、计划预算、执行、对比考核、总结经验教训的流程不断循环,下年的计划制度也是基于上年的考核结果以及经验总结制定。那么不论是作为有效缓解公司治理问题的高管激励还是内部控制制度也是同样的道理。在高管激励计划的推行过程中,一方面,内部控制制
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用功能性甜味剂代替蔗糖,并添加具营养保健价值植物蛋白,利用物理和生物方法制备植物蛋白型保健米露。通过正交试验对产品工艺条件和配方进行优化,确定最优
通过对胜利露天煤矿东帮涌水和内排土场的滑坡因素的分析,找出了可能引起内排滑坡的主要因素为东帮地下水涌水,所以,采取了疏干排水、在内排基底修筑疏水盲沟、在内排上部修
为解决雨量传感器漏斗出口通道易堵塞问题,设计出SL3-1型翻斗式雨量感应器漏斗疏堵装置,实现了自动定时清理漏斗出口通道,保障了雨量计数准确性和可用性,减少了维护的时间和
安家岭露天矿北帮出现无煤区陷落柱,为降低无效剥离采用"留岛"方案,导致工作线由900 m缩短至600 m,原有的9#、11#煤运输系统无法实现运输,通过采取有效运输方案改造,顺利实现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世界信息产业浪潮。近年来,随着市场以及大环境的培育,物联网在技术创新、互联网发展及信息产业市场化等方面已有较大的发展。卫星
有人说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是灾难,而电影带给我们的则是财富。那战争电影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我想它应该是对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的一个记录吧,而这个记录的确是种财富,它可以让我
过采空区是我国一些露天煤矿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针对哈尔乌素露天煤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处理采空区的一般方法,分析了过采空区对推进度的影响,在保持设备数量不变的前提下,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老詹是见过黄光裕的,23年前的1987年。现在,当然,全中国人民都晓得他了。奇怪的是,这小子被抓了,判了,蹲局子了,却跟没事人儿一般,还继续当着国美实际上的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东方文学学科的创建者,东方比较文学观念是他晚年学术思想的重要结晶。早在留学德国期间,季先生的东方比较文学研究即已初创;1946年开始从事的民俗学和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