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高能量(45mW/cm2)快速角膜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的疗效,对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治疗效果及差异。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非随机性研究,选取于2017年0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视光中心确诊为圆锥角膜患者30例48眼。满足纳入、排除标准,行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术中采用的紫外光A辐照度为45mW/cm2,照射时间2分钟,辐照总能量为5.4J/cm2。随访术后1周开始观察在裂隙灯下角膜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情况,记录术后各时间段(1月、3月、6月、1年)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眼镜矫正视力(BSCVA)、眼内压(IOPg)、补偿性眼压(IOPcc)和反应角膜锥样突起形态指标:角膜最大曲率(Kmax)、角膜散光、角膜最薄点厚度(TCT),同时观察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利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术前及术后随访的各时间点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未成年组及成年组中术前及术后1年相关参数比较时,组内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段比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其中有2眼(4%)出现轻度角膜基质混浊(haze),在术后3月内消退。4眼(8%)出现角膜上皮愈合延迟超过1周以上,无患者发生感染及因病情进展需行角膜移植术等。UCVA术后各时间段(1月、3月、6月、1年)较术前相比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SCVA术后1月较术前下降,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较术前提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CVA提高2行及以上的有7眼(15%),波动在1行以内的有34眼(71%),下降大于2行及以上有2眼(4%)。BSCVA提高2行的有16眼(33%),波动在1行以内的有32眼(67%),下降大于2行及以上有0眼。IOPcc术后各时间段较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IOPg术后3月、6月、1年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段值均在正常眼压范围内。反映圆锥角膜锥样突起形态指标:Kmax术后1年较术前下降,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max减少2 D及以上的有3眼(6%),减少1 D的有6眼(13%),不变的有35眼(73%),增加1 D及以上的有4眼(8%)。角膜散光值术后各时间段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CT术后1月、3月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月、1年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不同年龄组比较:UCVA、BSCVA术前、术后1年的变化值,未成年组与成年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OPcc、IOPg术前、术后1年的变化值,未成年组与成年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反映圆锥角膜锥样突起形态指标:成年组术后1年的Kmax较术前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成年组术前的Kmax较成年组高(P<0.05),成年组术后1年Kmax变化值较未成年组高(P<0.05)。两组间角膜散光值术前、术后1年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年组术后1年的TCT较术前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1年的TCT的变化值,未成年组与成年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行高能量(45mW/cm2)快速角膜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安全、可靠。2.本治疗方案可改善圆锥角膜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可降低角膜最大曲率值,延缓及控制圆锥角膜进展。3.本研究中高能量(45mW/cm2)快速角膜交联术治疗圆锥角膜一年后角膜最大曲率值降低效果成年组较未成年组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