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旅美作家郭松菜(1938—2005)出生于日据末期的台湾,成长于国民党“光复”和“戒严”时期,后在美国度过余生,深受台湾本土、中国大陆、日本、美国等四种文化的影响。其小说多从旁观者的角度,以多元视域观照台湾,又从殊相的台湾辐射至共相的世界,因兼容并包的内蕴而难以被定位;他具有哲学、英文和比较文学等多重教育背景,其小说弥散着特有的形而上意味和审美价值;他因早年参与“保钓运动”而被台湾当局列入黑名单,独自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政治理论乌托邦建构,其小说呈现出政治反思的文学面相,体现了不妥协的理想主义情怀。他自行开垦了一块超越地缘、国界、身份认同和文化背景之囿的天地,以文字描摹并反思政治、历史和人性,寻找现代的本质意义。在郭松菜断续的创作生涯中,他的文学焦点发生了两次位移。1970年6月到1983年6月的郭松桑,前期创作内容侧重于政治解构和社会批判。他将过往的政治激情投注到文学场域,借以反思政治,告别政治舞台。1983年7月至1989年9月,郭松菜在创作中期将自己从政治乌托邦的迷梦中拉回现实后,转而书写台湾境遇下个体的主体性反应,以个体的人性引发共性的情感共鸣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第二次转向开始于1997年,郭松棻退出现代主义文学试验的热潮,在创作后期向“历史重写”转型,通过重组历史记忆、叙写历史人物“背后的故事”来创造过去,开辟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更为宽广的观照方式。虽然郭松棻各个时期的创作核心差异较为明显,但他以绝望和虚无为特色的颓废美学一以贯之。作为一位有“文字洁癖”和“精神洁癖”的写作者,他淬炼语言,追求“骨感”,细致到斟酌每一个标点的位置。他以冷调的笔法处理叙事方式、时空逻辑和修辞手法等艺术形式。在纸面之上和文字之外,他以存在主义的视域探寻人类生存的本质,完成自我灵魂的救赎和社会参与的隐遁,体会生命的苍凉。郭松菜的小说反映了作者对存在主义批判继承的自觉,以及对“五四”灵魂自省的重构意识。他的小说有的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形式有所借鉴,有的对精神分析学说加以合理运用,有的表现出对基督文化的理性质疑。郭松棻从萨特、加谬、福楼拜、鲁迅、沈从文等等前辈那里汲取了丰富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养分,熔铸成富有强烈个人风格的文学作品,使他笔下的世界包括故乡台湾成为最真挚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