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a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的年龄、孕产史、剖宫产情况、子宫切口缝合方式等临床资料,研究了CSP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治疗的130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作为CSP组(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130例瘢痕子宫宫内正常妊娠(非瘢痕部位妊娠)且顺利分娩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此次妊娠年龄、既往剖宫产年龄)、剖宫产情况(次数、孕周、指征、阴道试产过程、子宫切口缝合方式、术前胎膜早破)、人工流产次数、前次妊娠合并症(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及距末次剖宫产间隔时间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与CSP发病相关性。结果:1、剖宫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比较CSP组多次剖宫产(37.69%VS 10%)、多次人工流产患者(33.85%VS 19.23%)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2、剖宫产主要原因比较CSP组中巨大儿(13.85%VS 6.15%)、臀先露(16.92%VS 7.6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46%VS 9.23%)比例较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产程异常(26.15%VS 13.85%)比例较CSP组高,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之间胎儿窘迫、羊水过少和其他因素剖宫产指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3、剖宫产时机的比较两组在不同手术时机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口扩张<6cm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宫口扩张≥6c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择期剖宫产与宫口扩张≥6cm剖宫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4、剖宫产妊娠周数的比较CSP组早产剖宫产比例(23.08%VS 9.23%)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5、子宫切口缝合方式的比较CSP组子宫切口单层缝合(60.77%VS 25.38%)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6、距末次剖宫产间隔时间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间隔比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5年再孕与术后2年内再孕和术后5年以上再孕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而术后2年内妊娠和5年以上妊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胎膜早破、贫血/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情况的比较两组患者在胎膜早破、合并基础疾病(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剖宫产年龄、此次妊娠年龄的比较两组剖宫产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妊娠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次数、人工流产次数、剖宫产时机、剖宫产间隔时间、剖宫产孕周、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与CSP的发生有关。结论:1、多次剖宫产、多次人工流产是CSP发生危险因素。2、距离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2年或>5年是CSP发生危险因素。3、早产剖宫产、择期剖宫产、宫口扩张≥6cm剖宫产是CSP发病危险因素。4、子宫切口采用单层缝合是CSP发病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