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思聪是中国第一代小提琴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创作中,他几乎涉猎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他的音乐创作充分汲取了西方作曲技法,同时又继承了我国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使其二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尤其体现在小提琴作品的创作上,其中《思乡曲》、《西藏音诗》等作品已成为脍炙人口、中西合璧的音乐名著。马思聪音乐创作中,试图将中国语言与西方技法融合,走出一条新的中国民族音乐道路。其对民歌主题材料,民族调式进行创造性运用,并将现代西洋多声音乐创作技法融入其中。同时,很多创作又受到20世纪法国印象派的影响。他的音乐作品中独特的民族语言与中西结合的创作手法,是值得我们研究与挖掘的。本文将以马思聪的早期音乐创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在其早期的创作领域、创作特色以及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等各方面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梳理与归纳,结合其不同创作领域中的具体作品来分析他的音乐创作中对旋律、织体、和声以及曲式结构的独特构思,进一步探索马思聪早期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特征与审美意蕴。本人除了对文献、史料、书籍、期刊等的查阅与整理外,还充分利用了现今社会的信息网络资源,把握好研究动态与方向,结合本人的具体演奏实践与体会,进行深入的音乐调查与细致的案头工作,采用音乐学、音乐美学等多学科综合的学习方法,对马思聪的早期音乐创作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小提琴创作家、演奏家与教育家,马思聪为中国音乐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小提琴音乐的西方创作技法与中国独特的审美意蕴相结合的奠基者,为了有利于我们当今的广大音乐研究者能够更为清晰、准确的了解马思聪的历史和现状,从而能够对马思聪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有更进一步的新的探索,本人将对马思聪的早期音乐创作进行力所能及的综合分析与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