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目的观察复方芪麻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僵硬度、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气虚痰浊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病1级、2级患者,年龄40-75岁,随机分为2组:复方芪麻胶囊组、基础治疗组。基础治疗组仅接受抗高血压药物达标治疗。复方芪麻胶囊组接受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复方芪麻胶囊治疗。研究周期为8周。所有受试者进入研究前、研究结束两个时间点,采用ALOKA prosound a7彩超诊断仪的eTRACKING功能,测量颈动脉僵硬度参数,包括Ep、β、AC、PWV β、AI、YEM和Dist,并测量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FMD)随访期间,根据气虚痰浊证的主证、次证,按症状的轻、中、重程度,对证候进行积分,主证积分为2、4、6分,次证为1、2、3分,治疗前后进行对比,观察药物对证候积分的影响。此外,还对患者的血压达标情况、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共有70名患者完成研究,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BMI、吸烟、血压水平、抗高血压药物种类方面,无显著性差异。颈动脉僵硬度参数中,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僵硬度参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复方芪麻胶囊组Ep、β、AC、PWV β、AI和YEM值有轻度变化,但治疗前后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而颈动脉膨胀性(Dist)在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从7.9%上升至10.9%(P=0.00);单独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患者的颈动脉膨胀性变化不显著(8.4%比8.9%,P=0.41)在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D无明显差异(P=0.47);治疗8周,复方芪麻胶囊使肱动脉FMD从5.6%增加至8.6%(P=0.01),基础治疗组患者的FMD没有显著变化(4.9%比5.1%,P=0.85)治疗前两组间证候积分差异不显著(P=0.25);治疗8周后,复方芪麻胶囊组的证候积分显著下降(33.66±4.31比22.86±3.81,P=0.00);基础治疗组受试者的证候积分也显著降低(34.82±2.64比29.31±2.64,P=0.00);复方芪麻胶囊组与基础治疗组相比,证候积分降低更显著(P=0.00)经过调整抗高血压药物,两组血压达标人数均较入组时增加,基础治疗组从10人增加至33人,复方芪麻胶囊组从12人增加至31人(P=0.00),两组间血压达标人数的差别无显著性(P=0.67)两组患者中,钙离子拮抗剂(CCB)的使用率最高,其次为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阻滞剂分别为第4和第5位。两组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使用1种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分别为6个和5个,使用2种的分别为26个和28个,使用3种的分别为3个和2个,差异无显著性(P=0.8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和复方芪麻胶囊是颈动脉膨胀性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分别为2.99(95%置信区间:1.05至8.52)和3.30(95%置信区间:1.16至9.42)。复方芪麻胶囊也是FMD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OR值为6.30(95%置信区间:2.04至19.48)。结论在气虚痰浊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病1级/2级、年龄40-75岁的患者中,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复方芪麻胶囊有额外的动脉保护作用,能增加高血压病患者的颈动脉膨胀性、改善内皮功能,而且还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症状。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目的在前期临床观察的基础上,从细胞外基质(ECM)重构和一氧化氮(NO)入手,进一步观察单用复方芪麻胶囊对自发高血压大鼠动脉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8-10周龄,雄性,分为SHR模型组、阿托伐他汀组、芪麻低剂量组和芪麻高剂量组,另8只WKY大鼠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SHR模型组和WKY组以饮用水灌胃;阿托伐他汀钙(美国辉瑞公司)3.6mg/d;复方芪麻胶囊高剂量为7.74g/kg·d(生药),低剂量为3.87g/kg·d(生药)。12周后,分离大鼠主动脉,主动脉弓留作病理标本:降主动脉起始段留3-5mm血管环,做舒张功能检测,剩余组织-80℃保存,用于一氧化氮和基因检测。胸主动脉环置于血管平滑肌浴槽,平衡1小时后,动脉环用10-6mol/L的苯肾上腺素(PE)预收缩,加入累积浓度为10-9—10-4mol/L的乙酰胆碱(Ach)舒张血管,计算血管的舒张百分比,评价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累积浓度为10-9.5-10-8mol/L的硝普钠(SNP)评价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主动脉组织裂解后,测定上清液中的总一氧化氮浓度。常规H&E染色观察主动脉壁的血管壁厚度:弹力纤维用Verhoeff’s van Gieson法(VVG)染色,胶原纤维用Picro-Sirius Red法(PSR)染色,普通光镜拍照,ImageJ软件进行图像定量分析。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主动脉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4(TIMP4)mRNA的相对表达量,18S基因作为内参。结果H&E染色发现各组大鼠均无明显的动脉壁增厚、内膜增生等病理改变。VVG染色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SHR模型组的弹力纤维较WKY组有增多的趋势,但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SHR模型组的胶原含量较WKY组降低(41.02%±2.58%比46.58%±9.44%),但差异无显著性(P=0.28);芪麻低剂量组能进一步降低胶原含量(33.87%±4.99%),与SHR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阿托伐他汀组(36.12%±7.51%)、芪麻高剂量组(42.99%±12.31%)对胶原含量无显著影响,与SHR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21和P=0.53)。SHR模型组大鼠主动脉CTGF、MMP2表达量较WKY组显著增加(P<0.05),阿托伐他汀能显著下调SHR大鼠主动脉CTGF表达,与SHR模型组相比P<0.05,但阿托伐他汀对MMP2表达量无显著影响;低剂量复方芪麻胶囊能下调CTGF、上调MMP2表达,与SHR模型组相比P<0.05;高剂量复方芪麻胶囊对CTGF、MMP2表达量无显著影响。TIMP4在各组大鼠中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SHR模型组大鼠主动脉MMP2/TIMP4比值较WKY组升高,大于1,复方芪麻胶囊低剂量组MMP2/TIMP4比值较SHR模型组升高,其他两组的变化不显著,说明ECM处于降解状态。SHR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环的舒张百分比(45.96%)较WKY组(95.39%)明显下降(P=0.00),阿托伐他汀组(93.39%)和芪麻低剂量组(88.93%)较SHR模型组显著升高(P值均为0.00),与WKY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54和P=0.10);芪麻高剂量组(48.76%)与SHR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44);各组大鼠主动脉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大致相同。SHR模型组大鼠主动脉总NO浓度较WKY组大鼠明显降低(2.75±1.06μ mol/L比5.26±1.13μ mol/L,P=0.00),芪麻低剂量组(5.31±1.09μ mol/L)和阿托伐他汀组(5.53±1.11μmol/L)较SHR模型组明显升高(P值均为0.00),.与WKY组几乎相同(P值分别为0.93和0.64),芪麻高剂量组的主动脉壁总NO浓度较SHR模型组变化不显著(P=0.96)SHR模型组大鼠的主动脉壁eNOS相对表达量为WKY组的17%,明显降低;阿托伐他汀组eNOS相对表达量(WKY组的36%)较SHR模型组明显升高,芪麻低剂量组(WKY组的95%)和与WKY组几乎相同,芪麻高剂量组eNOS相对表达量(WKY组的18%)较SHR模型组变化不显著。结论低剂量复方芪麻胶囊本身有良好的动脉保护作用,能促进高血压大鼠主动脉的胶原降解,其机制为下调CTGF、上调MMP2表达,改变MMP2/TIMP4平衡;低剂量复方芪麻胶囊还能明显改善高血压大鼠主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保护内皮功能,其机制为上调eNOS表达,增加NO浓度。高剂量复方芪麻胶囊没有上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