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面部老化容量理论的提出及科尔曼(Coleman)脂肪移植技术的标准化,深层脂肪容量填充广泛地应用于改善中面部衰老、疲惫的外观。但由于缺乏对脂肪老化特征的正确认识,往往导致容量恢复不足或过度填充,达不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拟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图像来测量不同年龄组中面部脂肪室的脂肪厚度,以此方法来研究中面部脂肪室的老化特征。1目的探索亚洲女性中面部脂肪室年龄相关的形态变化特征,探索中面部沟槽与特定脂肪室的相关关系,为以中面部容量恢复为主的年轻化策略提供新的依据及思路。2方法按严格的入组标准选取60例成年女性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进行的头颈部CT图像,按不同年龄分组分别测量中面部脂肪室的脂肪厚度,且在头颅皮肤软组织三维重建图像上对泪槽沟、鼻唇沟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评估。2.1中面部图像的标准化及测量图像的标准化:以蝶鞍与鼻根的连线为矢状位测量基准线,冠状位与该基准线垂直。选取完整显露眶骨的冠状位作为定位平面。划4条垂线:S1为眶骨内侧1/4;S2为眶骨中间1/2;S3为眶骨外侧1/4;S4为眶骨外侧缘。划4条水平线:C1为眶骨下缘水平线;C2为颧弓下缘水平线;C3为硬腭水平线;C4为上牙槽水平线。测量指标如下:眶下区脂肪室:选取S3与C1的交点为眶下区脂肪室内侧部(记为A),S4与C1的交点为眶下区脂肪室外侧部(记为B),以眼轮匝肌为界,分别于矢状位图像上测量眶下脂肪室和眼轮匝肌下脂肪室的厚度。鼻唇区脂肪室:选取S1与C2的交点为鼻唇区脂肪室上段(记为C),S2与C3的交点为鼻唇区脂肪室中段(记为D),S3与C4的交点为鼻唇区脂肪室下段(记为E),分别于矢状位图像上测量三个位点的脂肪厚度。面颊区脂肪室:选取S2矢状位图像,清晰辨别提上唇肌(记为F),并以此肌肉为标志分上、中、下三段测量浅内侧面颊脂肪室和深内侧面颊脂肪室内侧部的脂肪厚度。选取S3矢状位图像,清晰辨别颧大肌(记为G),并以此肌肉为标志,分上、中、下三段测量浅中间面颊脂肪室和深内侧面颊脂肪室外侧部的脂肪厚度。2.2泪槽沟及鼻唇沟的分级评估通过Mxview工作站,利用多层螺旋CT容积重现技术,调整窗宽窗位,对头颅皮肤软组织进行三维重建,并使头颅三维图像旋转45°,根据泪槽沟Barton分级标准进行泪槽沟的分级评估,根据皱纹严重程度分级进行鼻唇沟的分级评估。2.3统计学方法所有测量指标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LSD-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Kulskal-Wallis)进行两两组间样本均值的多重比较,且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检验水准α=0.05。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泪槽沟的严重程度与相关脂肪室脂肪厚度的关系、鼻唇沟的严重程度与相关脂肪室脂肪厚度的关系。3结果眶下区脂肪室、鼻唇区脂肪室整体呈现出随老化而增厚,浅层面颊脂肪室呈现出随老化而变薄趋势,且以中、下段明显,深内侧面颊脂肪室内侧部随老化而变薄,外侧部随老化而增厚。泪槽沟的严重程度与深内侧面颊脂肪室上段的脂肪厚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密切相关。鼻唇沟的严重程度与鼻唇区脂肪室的脂肪厚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以下段的脂肪厚度密切相关。鼻唇沟的严重程度与深内侧面颊脂肪室各段的脂肪厚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以中、下段的脂肪厚度密切相关。4结论中面部脂肪室随老化而呈现出选择性肥大或萎缩的变化特征。调整泪槽沟、鼻唇沟毗邻的皮下脂肪室容量,可改善中面部老化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