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区域分类学史的概念,认为区域分类学史研究是分类学史研究的最重要方式,其主要任务是给出指定地理区域的全部目标类群的标本采集和鉴定史、文献史和命名史的叙述。
作为青藏高原维管植物分类学史研究的开端,本文先通过对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CVH)提供的大陆标本信息数据库(集中式检索)中西藏石竹科标本信息的整理,对1950-1996年间西藏自治区境内涉及到石竹科的植物标本采集活动做了简要汇总。这一汇总纠正了以往文献中的一些错误,由此得到了一份较为系统的1949年以后的西藏标本采集简史。
通过对这一历史的分析,发现采于1972-1976年间的西藏石竹科标本占绝对多数,之前和之后的标本都较为稀少。主要原因在于西藏石竹科植物多分布于较高海拔的草原、草甸、垫状植被和高山冰缘植被之中,1973-1976年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对这些植被做了全面采集,因而得到大量石竹科标本。其他年代的采集不仅规模不如1973-1976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而且采集者多在较低海拔地区活动,采到石竹科标本的数目因而较少。在1950-1996年间采集的西藏石竹科模式标本的年代也呈现为近似的分布类型。
此外,1949年以后的西藏植物标本采集史可以以1973-1976年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为界,分为1950-1972、1973-1976和1977年以后3个时期。第一时期的西藏标本采集特点是规模小,不成系统,带有开创性质,采集者多参加综合科学考察,很少有独立采集活动。第二时期的特点是规模大,对西藏标本作了全面采集,至今仍是西藏植物区系资料的主要依据。第三时期的特点是标本采集逐渐由以综合科学考察队的采集为主,转变为以单个单位组织的采集队的采集甚至个人的采集为主,采集次数远多于前两个时期,但规模较小,也不成系统。
之后,本文通过将植物志性质确定为应用性的学术性著作,为中国的简明植物志的编写格式和分类水平提出了22条评价标准,另外确定了评价植物志创新性、开拓性和时效性的几个量化指标。
考证得知《西藏植物志》共有159位作者,包括106位纯文字作者、50位纯图片作者和3位文字兼图片作者。在编研过程中发表了194篇内容和志书直接相关的研究文章,总共发表了1111个新名称,其中1031个为合格发表,886个为新种和种下类群。在志书中共发表了575个新名称,其中371个为合法发表;收载了618个存疑类群;实收208科1233属5441种和578种下类群;有74个名称存在分类错误;还有159个名称存在拼写错误。
利用这些考证结果,可知《西藏植物志》的编研创新性、开拓性都较高,编写格式大体遵循了简明植物志的一般体例,但在凭证标本信息提供、分类学消极性和正文格式统一程度上不够理想。《西藏植物志》的时效性也不高,应当尽快出版新版。
上述研究成果不仅为今后继续开展青藏高原维管植物分类学史研究奠定了基础,而且对于今后的西藏植物标本采集和新的简明植物志的编写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此外,本文还整理了西藏石竹科植物名录,对《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进行了一定的学理讨论,并建议对标本数字化信息进行校对,对标本引证格式进行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