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诊断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病变的价值

来源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O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病变的64层螺旋CT表现,探讨良恶性胆道梗阻的鉴别诊断及连接区癌与胰头癌、远端胆管癌的鉴别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或ERCP病理证实的85例胆胰管连接区病变,其中80例存在胆管梗阻。着重于观察64层螺旋CT显示的肿瘤的中心位置、大小、强化程度、胆总管梗阻的形态、程度、双管征、两管靠近、两管分离出现机率、周围组织血管有无侵犯、周围淋巴结有无转移等,并结合手术病例结果进行良恶性梗阻及连接区癌和胰头癌、远端胆管癌的对照分析。   结果:   连接区良性梗阻病例中,突然阻断的发生率为18.15%(3/16),恶性梗阻病例中,扩张胆总管突然阻断的发生率为92.19%(59/64)。良性组中仅12.5%(2/16)的病例有“双管征”出现,而恶性组中”双管征”的出现率为78.13%(50/64)。良性梗阻的病例中,胆总管呈中、重度扩张的病例占25.0%(4/16);恶性梗阻的病例中胆总管呈中重度扩张的病例占82.81%(53/64)。二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64层CT扫描19例连接区癌和32例胰头癌中,连接区癌和胰头癌肿块最大径的平均值(cm)分别为1.85274±0.515、3.7012±1.04。增强扫描,连接区癌、胰头癌在动脉期明显强化机率分别为为89.47%(17/19)、9.38%(3/32),门静脉期明显强化的机率分别为94.74%(17/19)、28.13%(9/32)。连接区癌组出现两管靠近、胰头癌出现两管分离的比率分别为94.12%(16/17)、85.71%(24/28)。连接区癌组与胰头癌组肿瘤周围侵犯的机率分别为26.32%(5/19)和81.35%(26/32),出现周围淋巴结转移的机率分别为26.32%(5/19)、65.63%(21/32)。二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连接区癌和远端胆管癌出现“双管征”的机率分别为89.47%(17/19)、29.41%(5/17)。连接区癌和远端胆管癌在增强扫描动脉期出现明显强化的机率分别为89.47%(17/19)、11.76%(2/17)。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64层螺旋CT表现有利于连接区良恶性胆道梗阻以及连接区癌与胰头癌、远端胆管癌的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近年来,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朝着以手术、放疗及化疗联合应用的综合治疗方向发展,但手术治疗仍是治疗宫癌颈的主要手段,但在具体期别手术的范围及方式方面,特别在是否清扫盆
[目的]比较虹膜定位引导的个性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IR-LASIK)与传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中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2.0DC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