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朝着以手术、放疗及化疗联合应用的综合治疗方向发展,但手术治疗仍是治疗宫癌颈的主要手段,但在具体期别手术的范围及方式方面,特别在是否清扫盆腔淋巴结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通过对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回顾性研究及手术方式与预后的相关分析,探讨早期宫颈癌适宜手术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山东省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7例Ⅰ~Ⅱ期宫颈癌病例,所有患者均为初发就诊,均行手术治疗,术前未行放疗、化疗。首先,通过病史采集、查体、宫颈活检和其它辅助检查进行初步诊断,术前仅将病例分为ⅠA期、ⅠB期、和ⅡA期。本研究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2000年国际-FIGO制定的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病例细分为ⅠA1期、ⅠA2期、ⅠB1期、ⅠB2期和Ⅱa期,其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每一期别手术方式分为3种:术式一:全子宫切除术,其中对于少数年轻、有强烈保留卵巢要求的、有良好随诊条件的患者给予保留单侧或部分卵巢;术式二:次广泛或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术式三:术式一或术式二,同期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再次,通过分析患者年龄、期别、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等临床病理因素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从而揭示哪一期别宫颈癌需要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哪一期别宫颈癌不需要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同时对相同期别病例不同手术方式的预后进行相关性研究,提出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最为适宜的手术方式。
结果:1、ⅠA1期患者均未发现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两种手术方式的阴道残端均为阴性。两种手术方式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无差别,但采用术式二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高于术式一的患者。2、ⅠA2期患者发现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转移率4.0%。两种手术方式的阴道残端均为阴性。但转移均发生低分化癌,而且腺癌鳞癌均有转移。腺癌的例数超过鳞癌的例数,但因为例数较少,未计算差异性。两种手术方式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无差别。ⅠB1期患者发现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转移率5.0%,转移均发生在中、低分化癌,高分化癌在所统计的病例中未见到盆腔淋巴节转移,采用术式一有2例阴道残端均为阳性。IB2期患者发现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转移率7.5%,转移均发生在中、低分化癌,高分化癌在所统计的病例中也未见到盆腔淋巴节转移,采用术式一有3例阴道残端均为阳性。两种手术方式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有差别,Ⅱa期患者发现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淋巴转移率10.52%,转移在高、中、低分化癌中均有发生,且手术均采用了术式二,阴道残端均为阴性。故未进行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的比较。宫颈癌的期别,以及分化程度是发生盆腔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卡方检验,P<0.05),而ⅠA2期以上的早期宫颈癌应采用术式二,即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同期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
结论:1.ⅠA1期宫颈癌,无论是腺癌还是鳞癌,高分化还是低分化均无需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这样即减少了手术的创伤,也保留了淋巴的防御功能,对患者的康复极为重要。
2.ⅠA2期低分化癌发现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但两种手术方式的阴道残端均为阴性,所以ⅠA2期低分化癌患者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是必要的,至于是行全子宫切除术还是行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根治性子宫切除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
3.ⅠB1期、ⅠB2期宫颈癌,中、低分化癌发现有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中、低分化癌要行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同期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高分化癌特别是鳞癌可以行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4.Ⅱa期宫颈癌,不论高、中、低分化癌都要行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或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同期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