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发展和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识的深入,强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经营已日益成为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共识。但是,由于历史、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仍有一些人对资本经营的理解存有不少片面之处,以致现实中许多资本经营操作者陷入诸多误区,严重阻碍了我国国企改革前进的步伐。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比较研究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为我国国企资本经营的规范化提出新的分析思路和对策方法。 规范国有企业资本经营行为,首先要对资本经营理论有一个清晰、深刻的理解,综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资本理论,我认为资本的本质在于增值,它不仅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而且也是生产要素的价值载体。而资本经营的本质是通过对价值形态的经营管理使企业资本活化、流动起来,在流动中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它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经营有严格的理论界限及紧密的实践联系。按资本运动方向资本经营可分为纵向资本经营和横向资本经营,前者是指资本的“投资—生产—交换—消费”全运动过程,后者是指由企业间兼并收购、结构调整等活动所形成的资本横向流动。 要规范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经营行为,还应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经验。英国自1979年开始采取多种形式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重组,到1991年底,大约有5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被改组或出售。这种全面地大规模地改组国企的做法对其他发达国家的国企改组产生了重大影响。法国通过把原来的政府部门改组为独立的企业法人等形式对国有企业进行大改组,取得了显著效果。意大利在国库部的领导下,对大部分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日本从80年代中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以民营化为目标的改组工作,主要是通过对三家非公司制的国有企业采取一系列的资本经营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英、法、意、日四国的国有企业资本经营其成功之处对我国国企改革颇有些启示:国企改组的前提条件是法规健全,司法严明,国企产权改革可以推行以国有制为主导的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的功能,对一些特殊的行业国家必须实行严格控股。 90年代以来,资本经营在我国的提出和开展是基于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回顾与前瞻。它是适应我国调整国有企业结构、调整资本配置结构、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搞活国有企业的客观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国有企业实行资本经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使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有了质的转变:(2)使企业的生产规模得以迅速扩张,实现规模经济;()使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得以完善;(4)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所提高,由实物管理向更高层次的价值管理转变;(5)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和升级;(6)盘活了不少企业的资产存量,提高了资产质量。另一方面,在微观层面上的资本经营上也存有许多非理性行为:()有些企业以投机心态进行资本经营而忽视其改革与重组功能,把资本经营与产品经营完全分离,片面强调资本经营:(2)有些企业片面追求资本经营的数量化,而忽视扩张后资本的有效经营;(3)有些企业借资本经营之名,行逃债废债之实:(4)有些企业片面追求经营的多元化,导致主业不精、副业不旺等等。之所以造成这种种非理性行为,除了企业囱乌的原因外,还有深层次的因素:比如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政府部门对资本经营干预过多、传统体制形成的企业“条块”占有事实、现有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制的一些弊端、资本市场发育的严重滞后、国有股权在资本市场上的非流通性等等。 推进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经营规范化发展,既要进行有关的制度创新,又要进行必要的政策选择。前者主要包括:()通过股份制改造,改善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升对委托代理制度进行创新;(2)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体系,完善我国资本市场体系,逐步使国有股权走向流通;(3)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与资本经营相关的法律体系。后者则强调政府的政策调整:(l)改革政府调控监督职能,建立有利于资本经营的政府管理体制;(2)确立国有资本投资利经营主体,健全国有资本的经营机制;(3)从不同角度推动资本经营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