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电聚合物聚吡咯、聚苯胺由于良好的环境稳定性、易于合成性以及好的导电性等而成为最广泛应用的材料之一,但是导电聚合物柔性差、加工性能差。8-羟基喹啉铝是最有潜质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之一,这种材料的很多性质与无机半导体材料相似,比如,相对稳定性、易于合成、良好的电子传输及发光性能。然而,由于环境老化和光氧化的影响,基于8-羟基喹啉铝的有机发光设备表现出差的稳定性。因此,如何提高8-羟基喹啉铝的稳定性、导电聚合物的加工性能等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为了提高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加工性能等,我们考虑用微乳液聚合方法来合成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将导电高分子作为“壳”,8-羟基喹啉铝作为“核”形成的复合材料不仅结合了 8-羟基喹啉铝与导电聚合物的优点,而且两种物质的相互作用能使他们的综合性能得到提高。主要结果如下:(1)制备导电聚合物。以水为反应介质,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聚吡咯,采用正交试验方案探讨掺杂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氧化剂种类、氧化剂-单体摩尔比对聚合物分子结构、微观形貌、物相类型等的影响。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电阻测试等现代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对其进行分析表征,确定最佳反应方案。以盐酸为掺杂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相似的实验步骤,制备导电聚苯胺,为后期的比较研究作铺垫。(2)制备8-羟基喹啉铝/聚吡咯核壳结构复合材料。通过化学氧化聚合方法制备8-羟基喹啉铝/聚吡咯核壳复合材料,其中过硫酸铵作氧化剂,盐酸作掺杂剂。Alq3,PPy,Alq3/PPy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分别用XRD、FTIR、SEM、热重分析(TGA)等方法进行了表征。XRD用来分析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FTIR用来表征所有材料中特殊的化学键;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特征用SEM来表征。本文还对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进行了测试。另外,对Alq3/PPy核壳结构复合材料可能的形成机理也做了简单的分析。(3)制备8-羟基喹啉铝/导电聚合物核壳复合材料。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掺杂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上述相同的实验方案分别制备了 Alq3/PPy和Alq3/PANI核壳结构复合材料。改变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吡咯(苯胺)、过硫酸铵-吡咯(苯胺)的摩尔比,探讨了掺杂剂、引发剂在体系中的相对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导电性能等的影响。最后对Alq3/PPy和Alq3/PANI核壳复合材料的反应速度、结构形貌、材料性质等做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