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现象的预测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全球范围,自然灾害都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结合自然灾害发生的前兆信号以及其发生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来为人们提供预警,以期减少自然灾害对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众多研究表明,除地震外其他大部分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可预测性,地震预报的研究大约在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了,时至今日,仍然是最具挑战性同时也具有重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现象的预测一直以来都是科学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全球范围,自然灾害都严重影响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结合自然灾害发生的前兆信号以及其发生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来为人们提供预警,以期减少自然灾害对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众多研究表明,除地震外其他大部分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可预测性,地震预报的研究大约在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了,时至今日,仍然是最具挑战性同时也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研究课题。地震发生前土壤气体和地下水中的氡的释放可以作为地震预报的依据,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前氡异常变化可能与地震活动所引起的应力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发生地震之前,地球的外壳膨胀并变形,使新鲜的岩石表面暴露于地下水中,这一过程可能会有部分化学物质转移至水中,并且地球外壳的膨胀可能会导致释放出氡气的量发生变化,所以说地震发生之前的地下水中地球化学特征变化并不是完全无法预测的。虽然地震前的氡异常变化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记载,但是,确定氡的释放量和随后发生的地震之间的联系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研究由于发生地震而造成的地下水中氡的异常变化来进行地震预测。本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某一氡监测台测得的发生在该监测站附近以及距离较远的地震所产生的氡异常值,这一部分研究了 2012年至2017年间中国四川攀枝花市地下水氡变化中存在的混沌和长记忆趋势相关的研究。第二部分主要研究汶川地震(2008.5.12,7.9M)和甘肃地震(2013.7.22,6.6M)震区内多个氡监测站记录的地下水氡浓度的变化,所采用的滑动窗口统计分析方法包括:(a)去趋势波动分析(DFA),(b)分形分维分析方法,(c)残余氡浓度(RRC)和(d)重标极差赫斯特指数分析(R/S)、多分形趋势分解分析(R/S)以及多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方法(MFDFA)。研究的结果中发现了几个DFA斜率大于1.5,分形维数小于1.5的具有高度可预测性的分形布朗(fBm)持续时间序列段。通过比较原始数据和经过改组的时间序列的MFDFA结果可区分多重分形由于宽概率密度函数导致多重分形的长期相关性。广义赫斯特指数h(q)确定的q值、经典比例指数τ(Q)和频谱宽度结果均表明,氡时间序列具有多重分形行为。此外,地震活动阶段和静止阶段的多重分形谱的宽度阐明了地震活动性对氡时间序列的影响。许多7天的分段数据分析结果显示RRC均大于±2σ,具有值得注意的前兆预测值。本论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将残余氡浓度数据与不同混沌分析方法进行结合分析的处理手段,为所研究的地下水氡变化震前预测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所有方法均应用新颖的两阶段计算方法,识别出了时间序列段中包含的持久分数布朗运动(fBm)的震前足迹,并将其从剩余的低可预测性以及与地震强相关的序列段中分离出来。结果表明:当前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能够分辨出地震发生前氡时间序列的变化,该组合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地震发生前后地下水氡的变化行为。地下水氡是地震活动的良好指示物,可以用来预测地下应力的行为。地震预报并非易事,因此,需要对研究的每一个参数进行多方法多参数的综合研究,以获得更满意的结果。
其他文献
前人的研究表明格林威尔和泛非两期构造热事件对东南极普里兹湾均有广泛的影响,因此普里兹带的地质背景对罗迪尼亚超大陆和冈瓦纳超大陆形成演化过程的重建至关重要。一直以来普里兹湾备受学者们的关注,然而关于普里兹带的形成时代和构造演化过程仍存在争议。拉斯曼丘陵处于普里兹湾的近中心位置,所以对它的研究可以很好的反应整个普里兹湾的演化过程。拉斯曼丘陵出露的中-高级变质岩是普里兹湾岩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普里兹
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的认识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全面性的研究方法及相对统一的综合性结论。本文以透岩浆流体成矿理论视角,系统地收集、整理东天山及邻区已发表的锆石U-Pb单点年龄大数据及7类主要矿产时空结构规律的研究成果,总结了主要构造-岩浆演化序列、成矿规律及构造-岩浆演化与流体耦合成矿机理,并探讨了地球动力学机制。阿奇山铅锌(铜)矿床在东天山石炭-三叠纪构造-岩浆演化序列及
本文以中亚造山带南缘中段雅干南侧霍布哈尔与生格嘎顺石炭-二叠纪地质体的构造变形特征为研究对象,石炭-二叠纪地质体发育不同层次、不同期次、不同构造样式的构造变形现象,通过系统构造解析和年代学研究,对于重建研究区晚古生代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板块构造理论为指导,运用构造解析的技术方法,在野外大比例尺构造-岩性填图基础上,结合室内综合测试、分析,对石炭-二叠纪地质体构造变形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创
二叠纪塔里木大火成岩省以复杂的岩性组合、长的喷发时间及富铁质溢流玄武岩等特征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大火成岩省。方解霞黄煌岩为富碳酸盐超镁铁质煌斑岩。尽管在大火成岩省中产量稀少,这类深部地幔来源的岩石为研究大火成岩省形成阶段地幔熔融及交代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本次研究选取塔里木瓦吉里塔格地区一套含金刚石的解霞黄煌岩为研究对象,对其成因、原始岩浆成分、地幔源区岩性及与碳酸岩的成因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本次研
青藏高原内部发育的多条近南北向裂谷,是高原内部现今最为显著的活动构造,代表了高原演化的最新阶段。亚东-古露裂谷是青藏高原南部发育规模最大的南北向裂谷,构造活动十分强烈,本文以其南段-亚东裂谷作为研究对象,对裂谷进行了详细的地貌学、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研究,探讨了裂谷的形成机制及动力学背景。几何学研究显示亚东裂谷的边界断裂倾角为50°-70°,属高角度正断裂,详细野外调查和大比例尺填图显示,亚东裂
以土壤肥力、土壤环境调查评价为基础,综合大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和农产品品质与安全性评价结果,开展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得出以下结论:1、参照北京市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技术规程和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对土壤养分丰缺程度进行评价表明,全氮含量水平为较缺乏和缺乏,磷含量水平以中等、较丰富和丰富为主,全钾含量水平几乎全部为丰富和很丰富;有机质含量水平中等;土壤综合养分以三级水平为主。
中生代羌塘盆地记录了从晚三叠世到早白垩世的沉积地层。早—中侏罗世是羌塘盆地的一段重要的演化时期,不仅在于中下侏罗统的地层记录了羌塘盆地的性质和演化,而且这一阶段还是中特提斯洋的快速扩张阶段,该段演化历史被记录在北羌塘坳陷的沉积地层中。在北羌塘盆地中部实施的羌塘盆地第一口科学钻井——羌科1井,获得了从上三叠统到中上侏罗统连续的地层记录,为研究羌塘盆地的古环境和古气候、盆地沉积演化、油气地质等问题提供
云南思茅盆地是典型的红层广布的沉积盆地,地层富水性差,却有较多泉水(包括温泉、咸泉、盐泉)出露,其中部分泉水具有较大流量(>10 L/s),个别矿化度较高(10 g/L)的泉水沉积钙华。本文对盆地内13个泉水19个水样进行调查分析,采用水化学和同位素方法,探讨泉水的补给来源以及热量和盐分来源,通过研究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和钙华沉积条件揭示地下水循环中的溶滤和沉淀作用,结合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总结不同类
多金属结壳是一种在海底成层生长的水成成因矿产资源,其生长过程记录了构造尺度的古海洋学环境演化史,同时古海洋环境的变迁也控制着其生长条件。本文以区域性适用的Co经验公式结合Os同位素地层学法为基础,参考构造特征、磷酸盐化期次和超微化石年代学等证据,得到了中、西太平洋结壳样品的区域年代框架。综合板块回路模型、板块运移几何法、视极漂移法和热点追踪法的结果,恢复了结壳所在海山的古经纬度,应用板块热沉降曲线
寒武系是古生界的第一个系,包含四个统(纽芬兰统,第二统,苗岭统和芙蓉统),对应着地球上重大的地质和生物事件。目前寒武纪缺乏高精度、高准确度的地质年代框架阻碍了对这些事件的理解。通过旋回地层学方法在沉积地层中识别米兰科维奇旋回可以为地层序列建立一个连续的高精度时间标尺,还可以根据地层中确定的天文轨道参数周期反演地–月系统演化。本研究对寒武系江山阶的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碓边B剖面和古丈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