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病理大切片的初诊前列腺癌的精准影像学诊断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双参数磁共振对前列腺内癌灶诊断敏感性及假阴性病灶的病理特点目的探讨双参数磁共振(bp-MRI)对前列腺内癌灶诊断的敏感性,以及假阴性病灶和假阴性区域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22年1月我中心收治177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且术后标本制作病理大切片的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8.83±6.31岁,中位术前 PSA8.80(5.79-12.47)ng/ml,中位前列腺体积 33.25(24.18-45.35)ml。所有患者术前行bp-MRI检查,术后前列腺标本制作病理大切片。2名医生按照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第2.1版(PIRADS v2.1)盲于病理结果对MRI影像进行诊断,1名医生对病理独立诊断。分别以患者和病灶为对象进行分析,计算患者和病灶诊断敏感性,并对MRI假阴性病灶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针对MRI正确诊断病灶,对照病理假阴性(不可见)区域,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记录假阴性区域分级、位置、肿瘤密度等。其中肿瘤密度依据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的定义分为密集、中等密度和稀疏密度。以双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177例患者,术前bp-MRI诊断前列腺癌(PCa)163例,以患者为对象诊断敏感性为92.1%。术后病理大切片共检出病灶366处,bp-MRI检出病灶227处,以病灶为研究对象诊断敏感性为62.0%。术后病理ISUP分级分组1组185(50.4%)处,2 组病灶 113(30.8%)处,3 组病灶 53(13.6%)处,4 组及以上的病灶15(4.1%)处。对bp-MRI假阴性病灶特点进行分析,肿瘤最大径(P<0.001)、是否为主要病灶(P<0.032)以及ISUP分级分组(P=0.025)是bp-MRI检查正确诊断前列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bp-MRI正确诊断病灶中,211处与病理形状范围存在较显著差异。对假阴性区域进行分析,阴性区域相较于可见区域,ISUP分级分组更低、更易出现在移行带、肿瘤密度更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p-MRI是诊断PCa可靠而有效的方式,具有较高敏感性。病灶最大径、ISUP分级分组以及是否为主要病灶是bp-MRI能否正确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Bp-MRI假阴性区域ISUP分级分组更低、更易出现在移行带、肿瘤密度更低。第二部分双参数磁共振T2WI序列和ADC图对不同级别前列腺癌病灶范围定位诊断的比较研究目的以病理大切片病灶范围为金标准,探索双参数磁共振(bp-MRI)不同序列对不同级别前列腺内主要病灶范围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诊断前列腺癌(PCa)并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信息。所有患者术前行bp-MRI检查,术后前列腺标本制作病理大切片,并于电子显微镜下扫描制备电子病理切片。2名医生依据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第2.1版(PIRADS v2.1)盲于病理结果进行病灶诊断,并于ITK-snap软件逐层逐序列进行主要病灶轮廓勾画。1名医生独立进行电子病理切片病灶诊断,并逐层进行病理主要病灶轮廓勾画。以病灶体积作为病灶范围的替代指标。分别计算MRI不同序列病灶体积和对应病理病灶体积,并进行线性拟合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将研究人群按照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分组分成高级别(ISUP分级分组4-5组)、中等级别(ISUP分级分组2-3组)和低级别组(ISUP分级分组1组),分别计算高、中、低级别组病理病灶体积和对应不同MRI序列病灶体积,并进行线性拟合和相关性分析,计算病理病灶体积和MRI不同序列病灶体积之间的体积偏差比,确定不同病理分组病灶范围诊断最准确的序列。以双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共158例患者,对应158处主要病灶。Bp-MRI T2WI序列、ADC图和病理计算主要病灶体积分别为2.74土4.69 cm3、2.82±4.62 cm3、3.49±5.22 cm3。T2WI序列和ADC图计算病灶体积均显著低于病理病灶体积(P值均<0.001)。将T2WI序列和ADC图计算病灶体积与病理体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T2=0.91(P<0.001)和rADC=0.93(P<0.001)。不同级别PCa亚组分析中,低级别组、中等级别组和高级别组中,T2WI测算病灶体积为1.29±0.95mL、2.62±3.90mL、9.31±11.20mL;ADC 图测算体积为 1.47± 1.32mL、2.80±4.11mL、3.74±10.66mL;病理测算体积分别为 1.76±1.27mL、3.69±4.99mL、8.05±11.12mL。低、中、高级别组T2WI体积与病理体积相关系数分别为r=0.52、0.91、0.98(P均<0.001);ADC图与病理体积相关系数分别为:0.60、0.91、0.98(P均<0.001)。低级别和中等级别组,T2WI倾向于过低估计病灶体积,高级别组T2WI更倾向于高估病灶体积;低级别组ADC更可能过高估病灶体积,随着病理级别升高,ADC图估计病灶体积与病理病灶体积趋向于吻合,但仍显著低估病灶体积。结论Bp-MRI中的T2WI序列和ADC图均会显著低估PCa病灶的实际范围。对于ISUP分级分组1-3组的低级别PCa,ADC图估算病灶体积更接近实际病理体积。目前尚无单一序列能够达到理想的诊断效果。实际临床过程中,应结合多种检查方式慎重制定靶向诊断和治疗的范围以及方案。第三部分基于双参数磁共振影像组学标签对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的诊断研究目的探索影像组学特征在鉴别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价值,构建基于影像组学标签的模型并验证模型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中心行双参数磁共振(bp-MRI)检查并确诊PCa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于T2WI序列和ADC图进行病灶分割,并基于分割结果分别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通过曼-惠特尼U检验和最小绝对值收敛选择算子算法(LASSO)进行特征筛选,后应用逻辑回归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对患者年龄、PSA、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评分(PIRADS)等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最后基于临床因素和影像组学标签构建影像-临床联合模型。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和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模型的诊断能力,通过校准曲线进一步验证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以双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2例患者共诊断112处主要病灶,用于后续影像分析。按照7:3随机划分为训练集78例,测试集34例。T2WI序列和ADC图分割病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最终筛选出17个特征用于影像组学模型构建。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提示PSA和病灶位置是潜在的临床独立预测因素,将其用于最终临床模型和联合模型的构建。ROC曲线分析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37和0.661,临床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710和0.655,联合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29和0.636。结论基于bp-MRI的影像组学特征模型可以很好完成csPCa的鉴别诊断,未来有潜力成为术前无创诊断的辅助工具。第四部分联合PSMAPET/CT和双参数磁共振对前列腺癌诊断分级的应用价值研究目的探讨联合应用18F-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和双参数磁共振(bp-MRI)对不同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预测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5月北京医院收治的49例经穿刺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68(64~75)岁。中位PSA水平14.74(7.75~24.19)ng/ml。穿刺前均行bp-MRI检查。穿刺病理的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分组1组6(12.2%)例,2组16(32.7%)例,3组12(24.5%)例,≥4组15(10.9%)例。将患者分为ISUP分级分组高级别组(≥4组)和低级别组(1~3组),两组的中位年龄分别为65(62~76)岁和71(65~74)岁,中位 PSA 水平分别为 15.11(6.63~42.86)ng/ml 和 12.31(7.94~18.25)n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4,P=0.448)。确诊前列腺癌后4周内均行18F-PSMAPET/CT检查。记录患者PET/CT检查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bp-MRI检查的最低表观弥散系数(ADCmin),并计算SUVmax/ADCmin比值,分析各参数与ISUP分级分组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级别分组的参数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不同级别前列腺癌的诊断能力。结果本研究 49 例 bpMRI 检查主要病灶 ADCmin值(0.57±0.16)×10-3mm2/s,SUVmax为 15.30±12.54,SUVmax/ADCmin 比值为(29.69±23.72)×103。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的 ADCmin值分别为(0.54±0.20)×10-3mm2/s 和(0.58±0.14)×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1);SUVmax分别为21.97±14.83和12.36±10.30,SUVmax/ADCmin 比值分别为(45.07±27.02)×103和(22.91±10.30)×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02)。SUVmax(r=0.501,P<0.001)和 SUVmax/ADCmin 比值(r=0.527,P<0.001)与 ISUP分级分组呈正相关,ADCmin值与ISUP分级分组呈负相关(r=-0.296,P=0.039)。ROC 曲线结果显示,SUVmax/ADCmin 比值、SUVmax、ADCmin 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49、0.731、0.615。以 SUVmax/ADCmin 比值 37.23×103为界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3%和85.3%。结论与单独应用PET/CT或bp-MRI检查相比,联合18F-PSMA PET/CT和bp-MRI的检查结果能够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SUVmax/ADCmin比值与ISUP分级分组呈正相关,对于区分高低级别前列腺癌是有价值的诊断参数。
其他文献
期刊
背景和目的:血管内再通是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ICAD)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DSA是ICAD介入治疗后的随访手段,但其具有侵入性和辐射暴露等风险。因此在血管内治疗后的影像学随访中需要一种无创、准确的评估手段替代DSA。本研究旨在以DSA为参考评估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在随访中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材料和方法:从2017年1月到2021年6月,在我们的前瞻性数据库中回顾性地收集了 35名接受血管
学位
主动脉弓部病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其在病理类型、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上复杂多样,手术治疗对于心血管外科医生来说仍是巨大挑战。在过去几十年内,我国主动脉弓部病变的诊治取得了巨大进步,针对国人特色的诊疗策略与技术已自成体系,目前基于深低温停循环下行全主动脉弓置换术在国内被认为是治疗复杂主动脉弓部病变的标准术式。其中,全弓置换及支架象鼻手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心血管外科医生所青睐,其优势在于能一期手
学位
当前我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猖獗,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一大社会公害。随着诈骗手段的不断翻新,针对特定被害人的精准诈骗不断增加,公安机关对被害人实现尽早发现、提前预警的紧迫性提高。对三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作案手段进行解析,总结被害人行为特征。从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出发,通过网络行为分析主动发现潜在被害人,通过资金流分析发现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进而发现被害人,建立电信网络诈骗
期刊
第一部分:重症肺动脉闭锁诊疗新术式探索——一项多中心“选择性”单源化手术疗效分析研究背景及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选择性单源化手术(Unifocalization operation,UF)对合并室间隔缺损的肺动脉闭锁患儿的粗大体肺侧枝(MAPCAs)行单源化的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例PA/
学位
目的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性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该病患者以内科治疗为主要治疗方式,但仍有部分患者因血管闭塞需外科手术及介入方式辅助治疗。近年来,TA的机制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对于这些接受药物治疗后依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控制期TA患者(Takayasu’s Arteritis in control p
学位
背景:前列腺癌(PCa)是男性人群中第二常见的肿瘤性死亡原因。放疗(RT)作为一种无创的治疗方式,一直以来作为PCa的主要治疗策略之一。但伴随着放疗过程出现的放疗抵抗和辐射线引起的正常组织损伤是此项治疗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纳米技术的发展为这些不足之处提供了解决机会。迄今为止,多项研究已经尝试了使用合成的纳米颗粒作为放疗增敏剂,其中不乏一些在体外和体内取得良好效果的纳米方案。但是,目前几乎所有放疗增敏
学位
沉香来源于瑞香科(Thymelaeceae)沉香属(Aquilaria)或拟沉香属(Gyrinops)植株含树脂的木材。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等药效作用,使用历史悠久,《名医别录》中将沉香列为上品。中国产沉香唯一法定来源树种为白木香,白木香树是典型的伤害诱导型药用植物。健康白木香树不能结香,需要经过凿洞、打钉、接菌、火烙、砍伤等不同伤害后才能产生树脂沉香。倍半萜为沉香中的主要活性化学成分
学位
研究目的 评估术后坚持运动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远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研究方法 连续收集于阜外医院行正中开胸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571例,记录患者基本信息、伴随疾病、住院及手术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按照患者术后是否坚持运动分为两组:坚持运动组(n=4086)和对照组(n=485),使用倾向匹配、生存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明确术后运动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以及术后运动对术后远期心脑血管不良
学位
研究目的:随着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ECMO)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越来越关注与之相关的基础研究。动物基础研究对VA-ECMO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大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病理生理学特征并探索临床转化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VA-ECMO绵羊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管理策略。研究方法:7只绵羊通过右颈动静脉插管进行了为期7天的VA-ECMO支持。ECMO置入术后实验羊被转移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