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覆盖和夹砂条件下土壤蒸发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oailzm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表面覆砂能够有效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增加降雨入渗量,提高水分利用率,此外,土壤表面覆砂还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土壤流失和表层板结,具有增温保温的作用。本文基于VADOSE/W有限元软件对土壤蒸发水分和热量运移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土壤水分和热量运移规律,率定出适宜的砂石覆盖厚度和夹砂层位,并定量的研究具有一定温差条件下砂石覆盖对土壤吸放热蒸发过程中水分和温度阻力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利用VADOSE/W有限元软件对壤质砂土、粉砂质黏壤土和砂土的裸土蒸发以及黏壤土在不同覆砂厚度条件下的蒸发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测值的相关系数介于0.9094~0.9957之间,得出VADOSE/W有限元软件的数值模拟精度高、可靠性好,可以用数值模拟结果代替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2)利用VADOSE/W有限元软件研究了不同覆砂厚度(1cm、1.3cm、1.5cm、1.7cm、2cm、3cm和5cm)及层位(0cm、5cm、10cm和15cm)对土壤蒸发累积蒸发量和体积含水量的影响,得出夹砂处理的累积蒸发量均不同程度低于以裸土为对照组(CK)的累积蒸发量,夹砂层可以有效的阻碍土壤水分的传输,使得蒸发主要发生在砂层以上的土壤区域,且累积蒸发量与所夹砂层厚度无关,只与层位有关,且层位越深,累积蒸发量越大;夹砂处理的各组体积含水量满足同一规律,体积含水量在砂层位置发生转折,砂层以上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较低,砂层以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较高。当层位达到5cm时,继续加深层位对砂层以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影响甚微。根据累积蒸发量和体积含水量的分布规律,率定出表层覆砂时,厚度最好为5cm;夹砂时,层位最好为5cm。  (3)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砂石覆盖(覆砂厚度分别设置为1cm、3cm、5cm、6cm、8cm、10cm、15cm、20cm)及无覆砂条件下土壤吸热和放热过程中水分和热量的运移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砂对水分和温度的传输具有阻力作用,覆砂越厚,阻力越大。吸放热过程覆砂组比无覆砂组的累积蒸发量少70.5-88.7%;覆砂厚度为5cm就可以满足抑制土壤蒸发,减少土壤水分损失的要求。先吸热后放热12h后,土壤或砂层内部的热量会出现积聚。从放热过程中温度的降低幅度入手,得出覆砂可以促进土壤温度的积聚,具有增温保温的作用,且覆砂厚度为5cm的处理降低幅度最小。
其他文献
摘要:倾听是一种良好的素养,是一种习惯。李政涛先生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本文主要探究了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倾听习惯的必要性,小学生倾听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最后还提出了培养小学生主动倾听的几个策略。希望能给各位同行的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倾听;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50  从
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 SSCs)是雄性生殖系干细胞,位于睾丸的曲细精管基膜上,既具有自我更新潜能,又具有定向分化潜能,是自然状态下出生后动物体内在整个生
  绿色交通是基于可持续发展交通观念所发展的协和式交通运输系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交通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对杭州市步行和自行车系统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针对国家步行示范
  本文研究了以杭州为中心的都市圈公交一体化规划及发展现状,具体分析了杭州都市圈公交一体化实践及其遇到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都市圈公交一体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杭州
  随着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拥有比例持续上升,交通问题日趋严重。行车难、停车难"两难"问题日益凸显。杭州市人民政府于2008年开始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系统开通5年多来,
  近年,大学城在我国兴起。在城市"机动化"大发展背景下,大学城又具有"能量聚集和放大"效应,必须在规划阶段就充分重视交通问题。本文以"杭州大学城"规划为例,从交通方式结构引
随着越来越多的市政工程和水利工程的建设,地下空间的利用变得越来越广泛,产生了大量的基坑工程,基坑降水问题在工程建设中显得日益突出。由于低渗透性弱透水层中的饱和水和
  近年来,由于气候暖化,各国发展低碳运输成为备受重视的议题。公共自行车发展基于低碳运输概念而生,借由公共运具的共享,在短距离内,使民众日常生活及交通获得最大满足。通过启
溢洪道是水工建筑物中常采用的一种泄水建筑物。在工程实际中,溢洪道常因地质、地形、工程结构和工程整体布置等条件的限制,其结构布置形式多种多样。溢洪道工程结构布置对泄流
  新北市发展交通政策目标为"提升低碳旅次比例、减少机动车旅次、打造公共运输为主轴之易行城市",并以"构建人本友善绿能之公共运输环境"为终极目标。本文以新北市新兴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