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在闽北近岸海域获得的最新的全取心地质钻孔ECS1601(90.2米,位于地震剖面测线Z3(主测线)和L9(联络测线)交汇处),3500千米高分辨率浅地层地震剖面和同网布设的3500千米单道地震剖面,并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对研究区上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与层序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和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沉积模式,并探究了研究区上新世以来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实测浅钻(ECS1601,岩性岩相特征、沉积物粒度参数特征和微体古生物组合特征,结合AMS14C和OSL测年数据,并与浅地层剖面对比,将ECS1601钻孔分为4个沉积单元,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DU1、DU3、DU4、DU5,分别代表全新统、晚更新统上组中段、晚更新统上组下段、晚更新统下组。2.依据层序地层划分原则和反射界面的识别标志(上超,下超,削截,顶超等),对地震剖面(3500千米的浅地层地震剖面测线网格布设为5×10,密度大,调查精度高)进行分析、解译,并与钻孔ECS1601岩心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将浅地层地震剖面划分为五个地震单元,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SU1、SU2、SU3、SU4、SU5,分别代表全新统、晚更新统上组上段、晚更新统上组中段、晚更新统上组下段、晚更新统下组。将同网布设的3500米单道地震剖面,同样依据层序地层划分原则和反射界面的识别标志(上超、下超、削截、顶超等),将单道地震剖面划分为四个地震单元,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Qh+Qp3、Qp2、Qp1、N2,分别代表全新统+晚更新统、中更新统、早更新统、上新统。3.通过浅钻(ECS1601)及地震剖面的精准比对,结合以往研究成果,首次建立了闽北近岸海域上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模式,分析了上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构造运动等因素对沉积环境和沉积过程的控制和影响作用,探究了研究区上新世以来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重点研究了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研究区域经历了三次海进两次海退。4.大量地震剖面显示,研究区特殊地质体较为发育,尤其是古河道,存在一个古河道体系,结合当时古地形及地理位置综合分析,古河道分布与当时海底的地形变化大致对应,初步推测其中一条走向大致为东西向的古河道可能来源于闽江,另外一条走向为南北向的古河道可能来源于长江支流。通过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自末次盛冰期以来,研究区从发生海退裸露地表发育古河道到再次遭受海侵形成浅海环境的历史变迁。论文基于大量实测资料,野外调查资料数据处理质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比较深入地分析了该区域上新世以来沉积特征,丰富了东海近岸海域层序地层学理论。同时,由于海平面的变化及构造影响,该研究区发现了大量活动断裂、古河道、浅层气等特殊地质体,为该区进行重大工程建设及资源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