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期刊研究方兴未艾的21世纪,到目前为止对于在当代文学领域地位十分显要的《文学评论》杂志进行专门研究的成果还比较少。基于学者对“重返80年代”的呼吁,本文力图能够通过对1978年至1984年《文学评论》复刊后七年的杂志进行全面阅读,分析《文学评论》与新时期初拨乱反正、现实主义深化、现代主义重新萌芽、更新批评理论和方法等文艺思潮之间的关系。新时期初的《文学评论》一直保持着主流、权威的姿态,坚定执行党中央不断更新的文艺指导思想,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一直紧跟、推动、纠正或引领着时代文艺思潮的变化,显示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艺的责任感和学科领域的专业性。在党和国家集中力量开展“抓纲治国,拨乱反正”工作的时期,《文学评论》发挥了战斗精神,坚持以工农兵方向和文艺的“双百”方针为指导,坚持学术民主,从文艺理论、文学创作、历史史实三个方面,分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古典文学、外国文学四个领域全面展开对“四人帮”阴谋文艺的批判,为一批被否定的作家作品恢复名誉,澄清一些历史史实,将过去被颠倒的事实颠倒过来。随着思想解放的不断深入,创作领域出现的新作品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引导文艺工作者们对现实主义相关理论的进行深入探索。《文学评论》对新时期的这种“现实主义深化”的参与主要体现在推动文艺与政治松绑、对“真实论”和“典型论”进行深入探讨、对人性和人道主义的解禁、推动文学批评的民主化以及为新的现实主义创作鸣锣开道、扶持青年作家的发展等方面。现代主义在新时期的重新萌生体现在创作上,主要是“朦胧诗”的提倡和王蒙等一批作家对小说中现代主义手法运用的探索。《文学评论》在关于现代主义的理论争鸣中,明显倾向于维护现实主义和民族传统的地位,主张在形式上、创作手法上借鉴现代主义。对于王蒙的现代主义探索和“朦胧诗”的提倡者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80年代初文学界普遍呼吁知识更新和方法的多样化,在开放、民主、有活力的氛围中,方法论的更新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文学评论》此时也以一种十分积极的姿态投入这场对方法论进行更新的运动,发挥了其在文学批评阵地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了这场更新批评观念的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