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陪读现象的社会学研究——以江苏泰兴为例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陪读作为近几年涌现的新兴现象虽已引起大众普遍关注但尚未进入社会学者的研究视野。本文立足于这一现象,选取了历史上文化和教育的发达区域——江苏中部的泰兴市,对该地区农民陪读的状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运用社会学理论具体分析了农民陪读的原因以及其中所凸现的问题,以期引起更广泛的关注与更理性的对待。  陪读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在我国,古代有陪公子读书的书僮;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出国热的催生下有“陪读夫人”“陪读先生”和“陪读父母”;而现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为处于中等教育阶段的子女陪读的行列,这绝非偶然。  本文认为,我国城乡二元、重点、非重点二元的中等教育分层制度激发了农民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决心;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孩子中心”正成为存在于大部分家庭的一种社会事实,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和压力也随之加大;同时,农民作为社会资源占用量相对较少的利益阶层,其子女只能通过教育实现向上社会流动;这些成为农民陪读的制度性原因。另外,潜存于国民内心的“官本位”思想以及代际补偿观念与地区重视教育的传统相融合,构成了农民陪读的思想因素。最后,着眼于当今社会时代,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传染力和大众传媒的渗透力让农民们对整个社会环境惶恐不安,伴随着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民有了余钱和余暇,从而为陪读提供了外在动力和经济支撑。  通过对农民陪读生活的深入调查,笔者发现,农民在为子女陪读中忽视甚至放弃了家庭教育,而纯粹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考试升学为根本,以离开农村为目的,采取了较为极端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从长远来看,对于孩子的社会化以及农村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最后,本文认为,对于农民陪读这一现象本身而言,无法简单地用好或者坏来进行直接评价,也不必随意指点江山、出谋划策,更不能采取强制性统一要求,而应立足现实,着眼于目前体制机制内深存的弊病,引导国民更新教育理念,采取科学教育方法,使教育向着有利于社会良性运行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愈加凸现。学术界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过去主要集中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现在更热衷于从社会和生物模型中找到答案。影响心理健康状况
传统福利模式的转变是经济、社会、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福利模式已严重不适应人们对社会福利的需求,福利模式改革势在必行。但到底
学位
为准确反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状态,综合运用预警基本理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以及安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从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灾害发展、发生的时间维度,包括自然历史因素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拒腐防变教育的长效机制。长治移动公司强化廉政文化意识,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有效地促进了长治移
某石化厂装置余热回收系统原设计采用热管技术,用烟气的余热来加热入炉空气,但由于存在种种问题,使用效果不理想;针对存在的问题,该套装置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装置采用扰流子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间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科技进步迅猛发展,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大趋势,正在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影响.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
本文从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现状出发,对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进行了比较全面地论述,在分析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归纳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基础上发现了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