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项研究通过观察针刺对口腔舌粘膜癌变模型大鼠舌黏膜形态学及HPA轴的影响,探索针刺阻抑口腔粘膜癌变的效应及其部分神经内分泌机制,为针刺防治口腔粘膜癌变的作用机制研究提出新思路,为针灸防治口腔粘膜癌前病损和癌变的临床运用方面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选用清洁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一组作为空白组,其余三组以4-NQO致癌剂造模。于12周出现白斑大鼠数量近50%后,再第二次随机分组为模型、针刺和药物组。取单侧足三里、合谷针刺,每周三次,左右交替隔日一次,疏密波,电压1-3v,频率15-25Hz,每次15min,治疗从第13周持续至第18周末,同时以维甲酸作为阳性药物对照组。以口腔科专用游标卡尺计算病损的面积及个数,以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舌粘膜形态学的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舌组织细胞凋亡及下丘脑区CRH表达的情况,利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ACTH的含量,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ORT的水平。结果:1、舌粘膜形态学结果:(1)口腔舌粘膜病损肉眼观察:空白组舌粘膜组织外观正常,其余各组舌粘膜均有不同程度损伤,而以模型组病损的平均个数最多、病损面积最大,针刺和药物组次之;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药物组病损面积均减小,但病损平均个数减少显著(P<0.05)。(2)舌组织HE染色:模型组上皮异常增生和癌变程度最高、药物组次之,针刺组病变程度最低,针刺组的作用优于药物组。(3)舌粘膜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凋亡指数有显著增高(P<0.01),针刺组和药物组也明显升高(P<0.05);但针刺组和药物组较模型组有明显降低(P<0.01),针刺组和药物组均在细胞凋亡方面显示出抑制作用,且两组间在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方面无差异。2、HPA轴变化结果:(1)下丘脑CRH表达: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下丘脑CRH免疫阳性反应物增多,光密度值增高,说明造模18周模型组HPA轴的反应有一定程度增强;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CRH光密度值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针刺可以有效抑制CRH增高:但药物组未现出抑制效应,较空白组也明显增高(P<0.05)。(2)血浆ACTH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药物组大鼠血浆中ACTH的含量均有所增高,以药物组最为明显(P<0.05)。针刺组ACTH的水平与空白组相近。(3)血清CORT含量:相对于空白组,模型组和药物组血清中CORT的含量均升高明显(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血清中CORT有所降低,与空白组水平接近。结论:1.针刺对模型大鼠的舌癌变呈现出一定的阻抑作用,作用基本同药物组;在舌粘膜病理形态方面的作用针刺优于药物。2.舌癌变模型大鼠HPA轴呈现明显的活化状态,针刺的抑癌效应可能与其抑制HPA轴活性,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