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位于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敦煌。它开凿于前秦二年(366年),既是敦煌历史和文化的象征,也是敦煌文物的主要收藏地。1900年,道士王圆篆意外打开被后人称为“藏经洞”的莫高窟第17窟,洞中发现了大量纸质文书和丝织品,其中包括幡、经帙、经袱、佛像以及各种残片。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以及俄国的鄂登堡等人随之纷纷来到敦煌,用各种手段巧取豪夺了大量藏经洞发现的文物,以致今天藏经洞所出的丝织品文物主要还收藏在英、法、俄、印等国。直到解放之后,敦煌研究院又在莫高窟进行了数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北朝至元代的丝织品和其它织物。
在敦煌发现的织物中,丝织物占了绝大部分。藏经洞所出的丝织物年代跨度从北朝到五代,但以唐代丝织物为大宗。敦煌发现的单层丝织物中常见的有绢、绫、纱、罗、缂丝等。绫是除了绢以外在敦煌的文书中出现最多的丝织物品种,由此也可见绫在当时敦煌地区使用的广泛程度。绫的种类也很丰富,敦煌文书中记载的“楼(机)绫”是一种使用花楼机织造的大循环图案斜纹绫,在敦煌实物中也有发现;二色绫是一种经纬异色的丝织物,组织结构与单色绫相同。敦煌发现纱的基本组织为由两根经丝相互绞转并每一纬绞转一次的二经绞组织,而罗织物主要为链式罗。
相对于单层织物来说,重组织织物色彩更丰富,图案更精美,最典型的重织物就是锦和妆花。敦煌发现的锦主要有经锦、纬锦、双层锦和双面锦,除了产自内地,还有部分来自中亚地区,这也能够从敦煌文书的记载得以印证。从图案风格和织物组织结构来看,藏经洞所出妆花的年代应在晚唐到五代之间。
敦煌丝织品中还包括大量的夹缬和刺绣,代表了当时染、绣工艺的最高水平。夹缬是唐代雕版印花的一个重大发明,流行于中唐至晚唐时期,敦煌是中国夹缬最为集中的保存地,由此可对其工艺技术进行详细的研究。夹缬工艺的发明还导致人们采用夹缬技术仿制绞缬制品的效果。敦煌刺绣的技法包括劈针、平针和钉金等,而其中的劈针反映了唐代刺绣技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敦煌丝织品的图案极为丰富,其中还有不少可以与敦煌文书中记载的以及敦煌壁画和彩塑上反映的服饰图案相对应。从纹样排列出发可以分为几何骨架排列、团窠排列、缠枝花纹排列和折枝花散点排列等四大类。源于西方的联珠纹多出现在敦煌出土的早期织物和中亚系统织锦的图案中。联珠纹传入中国后,渐渐地与中国风格的卷云和花卉纹结合,产生了一种由联珠环和花瓣或卷云等构成复合联珠环团窠。随着宝花纹的流行,宝花团窠也渐渐取代联珠团窠。晚唐至宋初,团窠式的纹样结构松散开来,图案由宝花向写实的折枝、缠枝花过渡。唐代晚期开始,另一种由两只鸟或兽头尾相接回旋排列而成的小型团窠开始出现,并大量出现在辽式纬锦和妆花织物中。
敦煌出土的丝质用品主要有幡、伞、额、经巾、绣像、经帙等,它们多为供养菩萨、庄严道场的法器,用于大型佛教节日或者重要寺庙宗教活动。通过对实物的研究和敦煌文献的考证,复原了敦煌发现的幡、伞、经帙和经巾等制品的构造和制作工艺,及其部分制品的使用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