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其作品涉及小说、诗歌、散文、书评和文学评论等领域。她被誉为自福克纳以来最优秀的美国作家。欧茨的作品从各个方面展现了文化的变迁,堪称美国社会近半个世纪的文献。同时,作为一个多产且多面的作家,欧茨也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及社会现实,并将传统的现实主义视角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手法相结合,使她的作品蕴含着强烈的人文关怀。对欧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他们》和《奇境》上,但不可否认《我带你去那儿》在她的众多小说中也独具特色。与其它作品相比,国内外对《我带你去那儿》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主要从创伤研究,微观权力研究,社会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成长主题研究等视角来解读该小说。本文运用拉康的三界理论及其它相关理论来分析女主人公的主体建构过程,试图寻找在残酷的社会背景下,一个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如何凭借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建立其主体性。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欧茨的生活经历及主要作品,梳理国内外对《我带你去那儿》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以及论述作为本论文理论框架的拉康的三界理论和其他的相关理论。正文的三章作为论文的主体,论述小说女主人公在经历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后完成主体建构过程。第一章从女主人公童年时不完整的自我意识和对家庭成员的破碎印象来阐述女主人公在实在界的原始认知。首先,姓名是一个社会主体所必备的基本符号,而女主人公真正的姓名自始至终未出现过;此外,犹太人的特殊身份在当时美国社会里是被排挤的,这使得女主人公一直处在我是谁的困惑中。而语言能力的缺失加剧了其自我意识的残缺。与此同时,她对母亲的印象以及对父亲的手和祖母德国口音的记忆也是碎片化的。女主人公既不能定位自己,也不能将自己与周围世界区分,因此在实在界中她的主体性是不存在的。第二章论述的是女主人公在想象界中以不同的他者为依托建构的三个异化的自我以及由此所造成的镜像悲剧。第一个想象的自我是塞耶夫人的女儿,该自我源于对对母爱的渴望和镜像的沉溺。第二个是卡帕自我的误认。她在卡帕姐妹的接纳下,以一种依恋的心理对其镜像进行认同。此外,主体一生中将与不同他者发生多次镜像认同。小说中的女主人在经历两次异化后,又爱上黑人沃诺·马修斯,并建构了她的新身份黑人情人,作为其理想自我。但是无论女主人公的镜中之像如何完美,其本质也不过是虚幻的存在,因为自我与主体既不相同也不对称。所以想象界的这三个虚幻的自我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主体。第三章通过分析女主人公对父亲之名的认同和主体意识的觉醒来阐释象征界中女主人公主体性建构的完成。象征界是法的界域,也是主体建构的关键。女主人公否定虚幻的自我,继而转向对父亲之名的认同。这里“父亲”并不是真实的父亲实体,而是指可以称之为父亲之名的法律、制度和文化等因素。女主人公选择了爱和希望,包括对父亲和他未婚妻的爱以及对未来美好未来的憧憬。之后,她要屈从于语言的存在,才能建立其真正的主体性,拉康称其为说话的主体。女主人公把写作作为其语言的载体和与周围世界交流的工具,回归东部,回到家所在的地方,最终完成主体的建构。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为了深入探究该文本,本论文运用拉康的三界理论和其他相关理论研究女主人公在实在界、想象界和象征界中主体建构的过程。本文认为女主人公在经历混沌无我的实在界,充满他者的虚幻的想象界和需要认同父亲之名的象征界时,其精神力量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此外,本文也期望对面临类似困境的现代人有所启示。只有摆脱对虚幻镜像的沉溺,认清并反抗他者的压迫,接纳真正的自我,才能完成主体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