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正常压力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NPH)是一种颅内压正常或稍高的、具有一系列脑积水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按病因分为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iNPH)和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secondary 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sNPH)。其中,iNPH病因尚不明确,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其典型临床表现为Hakim三联征: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和尿失禁。sNPH是指继发于头部外伤、脑血管病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正常压力脑积水,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因大多数患者原发脑损伤较重,往往不能以三联征进行评估,诊疗容易滞后于病情发展。NPH的治疗目前以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为主,但近年来,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umboperitoneal shunt,LPS)因优点显著而被国内外逐渐重视并广泛用于NPH的治疗。iNPH和sNPH虽同属NPH,治疗均以分流手术为主,但在病因、诊断、疗效及预后方面差异很大,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可混为一谈。目前多数研究没有将两者明确区分开来,对两者的认识仍不够充分,造成了一些困惑。本研究通过对行LPS治疗的两种NP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究LPS治疗iNPH及sNPH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一些参考。材料及方法1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95例sNP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37例行LPS,对照组58例行VPS,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次手术率,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状况进行对比分析。2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LPS治疗的26例iNP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10 m行走试验时间及步数、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分级评分(idiopathic normal pressure grade scale,iNPHGS)评估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通过Evans指数(Evans’index,EI)、胼胝体角(callosal angle,CA)评估其脑室改善情况;通过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预后改善情况;并统计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sNPH患者术后,LPS组总有效率为91.9%,VPS组总有效率为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8%,VPS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2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组二次手术率2.7%,VPS组二次手术率1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所有iNPH患者与术前相比,在临床症状方面:术后6个月患者的10 m折返行走试验时间(18.939±1.516比26.316±2.104 s)及步数(32.468±1.025比40.816±2.714)、MMSE评分(26.821±3.104比21.105±2.112)及iNPHGS(2.962±1.112比5.692±2.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室大小方面:术后EI(0.301±0.029比0.381±0.035)及CA(102.713±7.586比72.154±12.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方面:术后MRS(1.731±0.862比2.577±1.071)及GOS(4.321±0.316比3.572±0.7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内共2例(7.69%)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未出现死亡、感染及分流管堵塞等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1 LPS与VPS在治疗sNPH方面疗效均较好,但LPS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及二次手术率均低于VPS,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预后,无明显手术禁忌症时推荐选择LPS。2 LPS可显著改善iNPH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脑室大小,同时可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能力及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iNPH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