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目的:了解ampD基因特异突变对阴沟肠杆菌AmpCβ-内酰胺酶由非持续高产型转变为持续高产型的影响作用。方法:通过细菌鉴定、药敏试验,改良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和质粒ampC基因的扩增,筛选染色质介导的产持续高产型AmpCβ-内酰胺酶的阴沟肠杆菌,扩增其染色质ampD基因、测序并比对,确定其有义突变位点。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对野生型阴沟肠杆菌ampD基因进行上述特异位点的突变,形成相应的定点突变菌株;然后再用野生型ampD基因代替临床原始菌株的ampD基因,形成回复突变菌株。最后用改良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和AmpCβ-内酰胺酶活性测定实验测定突变前后菌株和回复突变菌株产酶类型的改变。结果:临床收集的121株阴沟肠杆菌中,15株为染色质介导的产持续高产型AmpC酶的菌株,共筛选出ampD基因的8个有义突变位点,形成7株定点突变菌株。其中Ecl MA(274位插入A)、Ecl MC(327位缺失C)和Ecl MF(27位插入G)由非持续高产型转变为持续高产型,而Ecl MB(371位插入T)、Ecl MD(515位缺失C)、Ecl ME(324位C变为A)、Ecl MG(两点同时的突变238C→A302T→A)的产酶类型未发生变化。从氨基酸水平分析,产酶类型发生改变的菌株的氨基酸改变分别为:93-169位全部改变(170/110位终止)、109-132位全部改变(133位终止)、10-25位全部改变(26位终止);而产酶类型未发生改变的菌株氨基酸的变化为:124-169位全部改变(170位终止)、172-187位全部改变(187位未终止)、108位变为终止密码、80R→S 101M→K。结论:阴沟肠杆菌ampD基因中的3个特异基因突变导致的氨基酸移码突变可使AmpC酶由非持续高产型转变为持续高产型。ampD基因编码的AmpD酰胺酶可分解包括N-乙酰胞壁酰酐三肽在内的粘肽成分,而这种分解作用很可能依赖AmpD酰胺酶的一个假设的活性区域。从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活性区域很可能起源于ampD基因的25位或以后(即AmpD蛋白的第9个氨基酸或之后),而终止于ampD基因的321位或以前(即AmpD蛋白的第107个氨基酸或之前)。而在上述活性区域内的单个点突变造成的单个氨基酸的突变有可能并不对整个AmpD酰胺酶活性区域产生影响。当然我们也不排除ampD基因突变对AmpCβ-内酰胺酶存在其他的影响机制。上述假设有待进一步研究。第二部分目的:从体内研究的水平揭示诱导型向持续高产型AmpCβ-内酰胺酶转变的耐药菌的转变率,并对其间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加以分析,对产AmpCβ-内酰胺酶菌株的临床控制和治疗起到初步提示的作用。方法:筛选携带产诱导型AmpC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期收集其感染标本,至其携带菌株的AmpCβ-内酰胺酶转化为持续高产型,并对其菌种、基础疾病和期间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tata 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家医院共收集成为研究对象的感染患者559人,收集到实验入主菌株714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527株,摩根摩根菌26株,鲍曼不动杆菌41株,粘质沙雷氏菌25株,阴沟肠杆菌60株,产气肠杆菌35株。这些菌株中有33株的AmpC酶由诱导型转变为持续高产型,转变率为4.6%,各种细菌的转变率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3.4%、摩根摩根菌7.7%、鲍曼不动杆菌4.9%、粘质沙雷氏菌0%、阴沟肠杆菌13.3%、产气肠杆菌占8.6%。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阳性转变率与非脑血管疾病患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优势比OR=4.9。在基础疾病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天数与转变率呈负相关,而碳青霉烯类药物应用天数与转变率呈正相关,其他抗菌药物应用天数与产酶类型阳性转变率未见明显的相关性,而应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还是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未对阳性率结果产生明显差异。结论:铜绿假单胞菌(73.8%)是引起院内感染的最常见的产诱导型AmpC酶的细菌;阴沟肠杆菌(13.3%)产酶类型的阳性转变率最高。参与诊治脑梗塞或其后遗症患者的医护人员应更加注意感染菌株持续高产型AmpC酶的发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需要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患者的院内感染时,应做到足量、足疗程,降低AmpC酶由诱导型向持续高产型转变的阳性转变率;而需要大剂量、长时间的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时,应注意细菌是否转变为产持续高产型AmpC酶的菌株,给予及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