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不锈钢在NaCl水溶液中的点蚀机理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0tl8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电化学测试研究了304不锈钢在不同酸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测定了蚀孔生长的动力学信息,并对蚀孔生长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蚀孔生长速度与金属离子浓度的对应关系。利用显色法实验证明了蚀孔周围铁离子的存在形式,并通过热力学条件分析了蚀孔生长不同阶段的阴极反应。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根据304不锈钢化学成分配制系列浓度蚀孔模拟液,利用动电位极化得到金属离子浓度与蚀孔生长速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304不锈钢蚀孔内金属的腐蚀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当金属离子浓度低于1.5 M时(以Fe2+浓度为依据),304不锈钢可以维持钝化状态,腐蚀电流密度小于20mA/cm2,当金属离子浓度在1.54M范围内,孔内金属呈现活性溶解行为,腐蚀速度随着金属离子浓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加。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Fe Cl2和Fe Cl3模拟孔内环境,讨论金属离子在蚀孔内部的作用。与HCl-NaCl体系中的腐蚀相比,相同p H和Cl-浓度下,Fe2+和Fe3+对304不锈钢腐蚀的影响不同,Fe2+和Fe3+都会使304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正移,但是Fe2+使腐蚀电流密度降低,而Fe3+则使腐蚀电流密度增加。其中Fe Cl3溶液中由于Fe3+还原反应加速阴极反应消耗电子导致304不锈钢的自腐蚀电位正移,而Fe Cl2溶液中,电位正移是因为Fe2+浓度增加抑制金属阳极溶解,导致了正电荷积累。通过显色法实验监测蚀孔生长以及腐蚀产物扩散过程,证明了蚀孔周围存在Fe3+,并通过计算发现蚀孔周围铁离子浓度可以达到0.3 M以上。利用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以及热力学条件研究了304不锈钢在不同Fe3+含量的0.1 M铁离子溶液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Fe2+转变为Fe3+会对蚀孔生长造成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部分Fe3+水解进一步降低了蚀孔周围溶液的p H值,从而导致蚀孔附近的金属腐蚀加快;另一方面Fe3+可以在电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加速304不锈钢点蚀的阴极过程。溶液p H值的降低和Fe3+的还原共同导致304不锈钢腐蚀速率的增加,这一发现对完善点蚀生长机理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动电位扫描法结合三维视频显微镜研究了304不锈钢在Fe Cl3酸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相同p H及Cl-浓度下,随着Fe3+浓度增加,304不锈钢自腐蚀电位正移,自腐蚀电流密度增加。304不锈钢在酸性Fe3+溶液中发生腐蚀时,Fe3+还原反应导致不锈钢自腐蚀电位正移,从而使电极表面H+还原反应难以进行,当Fe3+含量充足时,不锈钢腐蚀过程中阴极反应优先发生Fe3+还原反应,而不是H+去极化反应。因此在研究不锈钢点蚀行为时,要充分考虑到蚀孔周围Fe3+的作用。
其他文献
铝合金熔体在普通铸造成型与凝固过程中存在充型紊流、凝固收缩大等特点,导致成型件组织内部会出现异常粗枝晶、气泡、疏松和缩孔等缺陷,尤其是铸造大型铸件会出现晶粒组织粗大、成分偏析严重等问题。这些缺陷和不足会降低零件的成品率、耐久性和抗疲劳性能,使零件的安全应用范围和安全使用寿命大大降低,限制了铝合金成型件在汽车、高铁等交通领域内的应用。半固态成型技术在细化晶粒组织、减少缩孔疏松、降低变形抗力、提高模具
通海河槽作为连接河流与海洋之间的“桥梁”,是河口地区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和主要载体。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对外开放最为发达的上海,长江河口河槽在其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水运价值。然而因流域泥沙剧减与河口高强度人类活动,长江河口各大河槽地貌均已发生重大变化,尤其对于长江河口一级分支——北支,长三角地区人类活动的频繁介入已导致北支河槽发生质变,由最初的落潮型河口完全转变为涨潮型河口。目前,北支河槽净输沙向陆的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化石燃料、生物有机物和人造燃料等不充分燃烧而产生的能够在环境介质中迁移的典型环境污染物。大部分PAHs都有导致癌症、畸形和突变的作用,此外还对免疫、神经、生殖和发育造成毒性作用而引发人体疾病。多环芳烃、重金属、大气颗粒物等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后能破坏自由基产生/消除平衡,引发氧化应激的发生,进而引发或增加多种疾病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热点并在多个瘤种中广泛应用。然而免疫治疗为肿瘤患者带来益处的同时,有时会出现肿瘤生长速度加快或者肿瘤负荷快速增大并产生新病灶的情况,临床上将其称为“超进展(HPD)”。目前关于HPD的争议很多,包括HPD的定义和评估标准,以及生物标志物和发生机制等相关问题未完全明确。因此,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HPD的定义及评估标准、高危因素预测、鉴别等进行系统综述,以期对未来HPD的
学位
从多址接入机制的角度,无线通信网络大致可分为以蜂窝系统为代表的集中式接入网络和以无线局域网Wi Fi、无线体域网等为代表的随机接入网络。后者由于易组网、低成本、高鲁棒性等优点在过去十余年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却始终有着性能不稳定、无法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问题。然而,随着业务的多样化和用户的高要求,网络逐渐呈现出异构化的发展趋势,也涌现出日益多样化的服务质量需求,如在线游戏等要求低时延的实时业务和AR
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迅速发展,3D打印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STL(Stereolithography)模型也变得愈加精细化、复杂化。STL模型的布尔运算是3D打印中模型预处理及再加工的关键步骤之一。传统的布尔运算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高,难以满足复杂STL模型数据处理的要求,研究高效的STL模型布尔运算算法对3D打印的数据处理有着重要意义。在布尔运算的过程中,三角形碰撞检测的方法通常决定了布尔
近年来,石墨烯材料在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应用研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包括晶体管、柔性电子器件、气体传感器、电容器、存储器等方面。由于单层石墨烯薄膜在很多学科都具有极其优异的性质,在催化载体、机械应力、光电子学、生物医学、环境保护、能源存储等方面已取得了许多研究突破。尽管在量产方面还有难点,诸多学者仍在从各个角度尝试不同方法以求制备高质量、大面积的石墨烯薄膜,制造方也试图升级改进石墨烯制备工艺来降低制备成
LF2M铝合金五通管在航空航天领域有较为特殊的用处,为使五通管满足轻量化、一体化的零件需求,内高压成形五通管的研究变得很有意义。本文针对直径40mm,壁厚为1mm的管坯进行五通管成形的研究,通过内高压成形胀出上侧一个直径为32mm的异径支管以及下侧关于中心对称分布的两个直径40mm的等径支管。设计出了五通管的成形方案并且通过优化试验参数提高了支管成形高度以及使壁厚分布更加均匀。具体研究内容、方法和
功能梯度材料作为一种性能优良又可作为热防护系统的新型功能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广受青睐。本文拟以功能梯度圆柱壳为研究对象,将航天器热防护表面简化成一个圆柱薄壳,通过理论计算、有限元仿真等对不同边界条件下功能梯度圆柱薄壳自由振动时的模态频率以及热环境下的振动特性进行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针对线性混合律Voigt模型,用幂律分布函数将功能梯度材料沿厚度方向均匀分层,分析了室温环境下材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