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验日益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现代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受到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的影响,呈现明显的技术化倾向和工业化生产特征。其表现是教育以知识和社会为本位,注重知识的传承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和精确化,把教学和人的成长当作可预设的机械流程。具体在教育目标上过分的重视受教育者的间接知识的获得;在内容上过分的强调书本知识;在方法上过分强调灌输、讲授;在对学生的认识上是把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而不是来源。这样的教育对知识的传授来说是高效的,但是背后牺牲的却是学生独立思考及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权力。我们应该转变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更加注重发展个体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体验作为生命最直接的存在方式使人更加切近生命本身,它也是个体与世界发生关系、个体了解和认识社会并进行实践的方式,它有助于实现生命自主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体验思想的理论背景。古今不同学科都体验思想作出了探索。后现代与存在哲学赋予其存在和平等参与的内涵;心理学强调体验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杜威强调体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统一,体验的改造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出体验蕴涵着三种关系:主体与客体;主体与自身;主体之间。第二部分是作者对体验特征的理解,分别是亲历性、个体性、主体间性、非理性和情境性。体验正是在这些特征的基础上体现出对教育、对人的成长所具有的价值。第三部分论述体验具体的教育价值。分别从求知,即对认知的价值;求善,即道德养成价值;求生命存在意义三个方面来谈。体验的认知价值体现在体验尊重学习的自主性、倡导教学的建构性和培养内居与直觉的认知方式以及在生活中学习四方面。体验的求善价值表现它强调知情意行整体的道德培养;它有助于道德自我的生成;它使道德与生活紧密联系以及体现了道德培养方式本身的道德性四个方面。体验对生命的关怀是其价值的重要方面,体验弘扬生命个性,把握生命的有限性,在不断超越既有生存状态的同时追寻生命意义,我们在体验中学会共同生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