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水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

来源 :石家庄铁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shin57821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水洗能力,对施工水域不会造成污染,被国内外学者称之为“全新的、理想的、划时代的混凝土”或新一代水下工程材料。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国防安全战略需要,深海深水区基建工程成为常态化,对水下混凝土的需求量呈幂指数增加,对其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分散剂不能完全满足工程需求;再加上优质砂石资源匮乏,就地取材中砂石含泥量高,抗分散剂与其不适应,给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强度和耐久性带来系列隐患。为解决此问题,本文首先利用正交实验方法,通过系列实验合成了一种低吸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并分析了酸醚比、温度、链转移剂用量、引发剂用量、磷酸酯类抗泥单体用量等因素对合成减水剂的影响规律。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了合成减水剂的结构表征和抗粘土机理。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弥补砂石含泥量高缺陷选用硫铝酸盐水泥,根据其特点,重点开发一种有效的缓凝剂,在不降低其强度的基础上调控硫铝酸盐水泥的快凝,并解决缓凝剂、絮凝剂和减水剂的相容性问题,并通过分析其对水泥净浆流动性和经时损失、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和水泥砂浆p H值、悬浊物含量、浊度、水陆强度比,确定缓凝剂、絮凝剂、减水剂的种类及最佳掺量。并基于因子设计法优化和预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能,确保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和易性和工作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以丙烯酸、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为主要反应原料,合成一种低吸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KN-PC)。最佳合成条件为酸醚比为4.2,温度为43℃,链转移剂、引发剂、丙烯酰胺、磷酸酯类抗泥单体的用量分别为0.45%、1.6%、0.7 mol、1 mol,A溶液的滴加时间为2 h。利用FTIR、XRD、有机碳吸附仪(TOC)研究了KN-PC的结构表征和抗粘土机理,与普通聚羧酸减水剂相比,合成的低吸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对蒙脱土敏感性较低,与蒙脱土作用后的层间未出现低吸附抗泥型减水剂的特征官能团,层间距为1.50 nm,低吸附抗泥型减水剂在蒙脱土上的吸附量远小于普通减水剂(PC)的吸附量。(2)在水泥净浆试验中,KN-PC和PC的临界掺量分别为1.4%和1.6%,减水剂掺量小于临界掺量,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加,硫铝酸盐水泥净浆流动度增大,减水剂掺量大于临界掺量,硫铝酸盐水泥净浆流动度基本保持不变。掺加KN-PC硫铝酸盐水泥的流动度的经时损失小于PC。由对硫铝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分析得,与葡萄糖酸钠(PT)相比,ZC(自主合成)缓凝剂对硫铝酸盐水泥有较好的缓凝效果,增大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ZC缓凝剂与KN-PC复掺对硫铝酸盐水泥的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絮凝剂的加入增强硫铝酸盐水泥的抗分散性,实验结果分析可得,当减水剂为KN-PC,掺量为1.4%,絮凝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AWA),掺量为0.8%,ZC缓凝剂掺量为0.07%,硫铝酸盐水泥的抗分散性能最优。在现有絮凝剂作用机理研究基础上,并根据实验,提出抗分散剂的两种作用机理,可分为吸附-桥键-分散作用和表面活性-桥架-分散作用。(3)采用因子设计方法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流动性、抗冲刷性和水陆抗压强度比进行建模和计算,可减少试验组数。并对模型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可以有效地预测在试验因素范围内设计的新型混合物的性能随混合成分变化的变化,该模型可作为优化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测试的有效方法。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具有较好性能的最佳条件为KN-PC用量为1.468%,AWA用量为0.858%,W/B为0.388时。在此条件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对应的流动度为183.994 mm,抗分散性测试中悬浮物含量为113.185 mg/L,水陆强度比为77.442%。
其他文献
茶尺蠖是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制约了茶叶的经济价值。咖啡碱是茶树叶片中含量最高的生物碱,对一般昆虫有毒。但茶尺蠖却在长期与茶树协同进化过程中,不仅可以吸收消化茶叶营养物质,还逐渐形成了代谢咖啡碱的特殊能力。已知的一些研究表明昆虫肠道微生物具有植物毒素及杀虫剂的解毒功能,但目前茶尺蠖肠道共生菌是否参与咖啡碱的解毒还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拟通过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和传统培养方法初步探讨茶尺蠖肠道菌
近些年,地震背景噪声相关研究迅速发展,因其不受地震时空分布的限制,仅依靠布设地震台站就可以获得台站下方结构信息,使该方法成为地震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大多数相关研究利用了背景噪声中提取的面波信号,事实上通过适当的数据处理方法,也可以从背景噪声中提取出体波信号。本研究选取2009年9月到2011年8月期间布设在中国东北地区的94个流动台站的连续观测数据,通过背景噪声自相关方法提取了莫霍面P
偏振光中包含被测样品丰富的微观结构信息。细胞发生癌变时,细胞结构会发生变化,正常细胞与癌变细胞对偏振光的散射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偏振成像技术可获取其偏振特性以区分正
遥感图像变化检测技术在环境检测、地理研究、工业生产和军事打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该课题得到了学者们充分的重视。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因其具有全天候监测日夜成像、覆盖面积广和分辨率高的特性,在处理环境恶化、城市变迁等实际问题上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变化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努力克服外部不利条件,有效区分出遥感图像中的变化区域。堆栈式神经网络能对图像的深度
目的:细胞都倾向于产生以有氧糖酵解的方式消耗葡萄糖,从而借助磷酸戊糖旁路(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PPP)的代谢途径分流,增加从头合成核苷酸所必需的代谢中间产物,而葡
人体动作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研究领域中最具挑战的研究方向,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Kinect骨骼数据的人体动作识别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在智能监控、虚拟现实、人机智能交互等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何高效地利用计算机实现人体动作识别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人体动作识别方法最为关键的两步为特征提取与分类器构造。传统的基于Kinect骨骼数据的人体动作识别方法大多数基于三维空间中的动作数据,较
目的通过构建pGenesil-1-shRNA-Alox5重组质粒,研究干扰花生四烯酸5-脂氧合酶(Arachidonate5-lipoxygenase,Alox5)基因在耐阿霉素(Adriamycin,ADM)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
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是研究传染病传播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本论文研究了几种异质环境下具有齐次Neumann边值条件的反应扩散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在数学建模上,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点:1)人口的出生和死亡:模型总人口的数量不是守恒的;2)空间异质性:模型的所有流行病学参数都是依赖于空间位置的函数,而不是常数;3)个体的流动性:易感个体和染病个体在区域中可以自由地移动;4)自发感染机制:易感者自身以一
疾病的发生往往与细胞器的稳态密切相关。例如,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器官,内含多种水解酶,水解外源或内源物质。大多数溶酶体水解酶的末端为甘露糖-6-磷酸(M6P)基团,能被高尔基
复杂网络是计算机学界比较经典的研究领域之一,研究者们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现象抽象为复杂网络,通过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节点或边包含的隐式或者显式的信息,来抽取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