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上海市PM2.5污染频繁出现,幼儿园保教人员普遍组织幼儿开展室内区域运动,但较少考虑幼儿在室内运动是否就能有效避免PM2.5的不利影响。本研究以上海市A幼儿园为例,力图了解幼儿运动前室内与室外PM2.5浓度状况,评估幼儿运动期间暴露于室内PM2.5的健康风险,考察保教人员的保育观念与措施效果。在此基础上,为完善室内区域运动课程设计与保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分为三个子研究。研究一首先采用实地测量法测量幼儿运动前幼儿园室内外PM2.5浓度,其次运用斯皮尔曼相关分析室内外PM2.5浓度的相关性,然后采用作商法计算室内外PM2.5浓度之比,考察幼儿运动前室内外PM2.5浓度情况。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开展研究二。首先归纳室内PM2.5浓度在幼儿运动期间的变化趋势,之后采用人体暴露评价模型以及CARS编码,评估幼儿运动期间暴露于PM2.5的健康风险,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最后从PM2.5健康风险视角出发,筛选出适合在幼儿园开展的室内区域运动项目。研究三通过访谈了解保教人员关于幼儿运动期间受PM2.5健康风险的认知状况,以及降低健康风险的保育措施。采用非参数检验验证保育措施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1)幼儿园室内与室外PM2.5浓度显著相关,室内PM2.5浓度总体低于室外,但重度污染时,室内PM2.5浓度反而更高。(2)幼儿运动期间,室内PM2.5浓度变化有两个特点:首先,中度、重度污染时的波动幅度大于轻度污染时的波动幅度;其次,在不同运动阶段表现出波动幅度由大到小,浓度由高到低的趋势。但这期间幼儿受到的健康风险均处于可接受范畴。幼儿自身特征与运动特征对PM2.5健康风险均有显著影响。幼儿进行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的室内区域运动时,受到PM2.5健康风险较小。因此低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短的室内区域运动项目适合作为幼儿园室内区域运动项目。(3)保教人员对幼儿室内区域运动的健康风险认识不深入,采取开窗、使用空气净化器等保育措施的实际效果不理想。最后,基于PM2.5健康风险视角,从相关政策、幼儿园室内区域运动课程设计、保教人员的保育观念与措施三个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