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目的对下睑及其邻近区域进行系统、详细的解剖研究,明确国人眶隔弓状扩张部、眶隔脂肪、下睑缩肌等相关结构的部位、范围、形态、性状和毗邻关系,为临床寻找更加合理的下睑部整复手术提供解剖学理论基础。对2000年以来治疗的1990例下睑袋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根据下睑袋畸形的不同特点提出完善的下睑袋畸形分型方法,并提出相关手术治疗对策。二.材料和方法(一)基础部分:材料:10具(20侧)成人尸体头部标本,男3具,女7具,年龄范围56—72岁。方法:1侧采用矢状断层切片;19侧采用由表及里逐层解剖,观察下睑部及邻近区域各解剖结构间的部位、范围、形态、性状和相互间联系,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并作文字和图象记录。(二)临床部分:临床资料:1990例下睑袋畸形患者:女性1923例,男性67例,年龄范围17—71岁。方法:记录不同患者下睑袋畸形的特点,分别应用不同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中391例患者进行了平均12.05个月的随访。三.结果(一)基础部分:1、眶隔弓状缘在眶下缘的止点从内眦到外眦并不沿眶骨缘顶点走行,而是由眶内壁走行到眶外壁;眶隔各部分厚度不一,由内眦侧向外眦侧逐渐增厚。2、弓状扩张部为眶隔的附属结构,起于眶隔,斜行向内眦方向深部走行,走行过程中与眶隔有纤维联系,在下斜肌中1/3段与包绕下斜肌的下睑缩肌浅层汇合,最终汇入Lockwood韧带。3、切开弓状缘向上掀起眶隔,眶隔脂肪分为两叶,两叶脂肪团通过下斜枷喾指簟O蛏畈孔纷?眶隔脂肪与深部球后脂肪之间亦存在分隔,眶隔脂肪与深部球后脂肪性状不同。另外,在2具3侧标本的外眦下方,有一倒三角形的赘生脂肪,该脂肪来源于上睑眶隔内,由眶隔深面外眦韧带浅面的潜在腔隙坠入下睑眶隔内。4、下睑缩肌与眶隔在下睑板下2.5-3.4mm处融合,共同形成一膜样结构前行附着在下睑板下缘。(二)临床部分:1、下睑眶脂肪的突出可以归纳为下列组合:①内侧眶隔脂肪和外侧眶隔脂肪内侧叶突出;②内侧眶隔脂肪和外侧眶隔脂肪突出;③内侧眶隔脂肪、外侧眶隔脂肪内侧叶和外侧赘生脂肪突出;④内侧眶隔脂肪、外侧眶隔脂肪和外侧赘生脂肪突出;⑤内侧眶隔脂肪、外侧眶隔脂肪、外侧赘生脂肪或/和球后脂肪突出。2、根据下睑袋畸形的特点将其分为四个类型五个亚型:Ⅰ型:单纯皮肤松弛,可伴有眼轮匝肌肥厚。Ⅱ型:单纯眶隔脂肪突出,可以有轻微皮肤松弛。根据眶隔脂肪突出特点又分为两型:Ⅱ1型:内侧眶隔脂肪和外侧眶隔脂肪内侧叶突出,Ⅱ2型:内侧眶隔脂肪和外侧眶隔脂肪均外突;Ⅲ型为松弛型眶隔脂肪疝出,眶隔脂肪疝出伴有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的松驰;Ⅳ型为Ⅲ型伴下睑支持结构松弛。3、根据1990例患者不同的下睑袋畸形特点,对应每种手术方法的适应证和禁忌症,分别用①单纯睑缘皮肤切除下睑袋整复术;②皮瓣法下睑袋整复术;③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④微创结膜入路结合单纯睑缘皮肤切除下睑袋整复术;⑤肌皮瓣法下睑袋整复术;⑥肌皮瓣法结合眼轮匝肌悬吊下睑袋整复术;⑦肌皮瓣法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下睑袋整复术。对其中391例患者进行了平均为12.05个月的随访,随访中部分患者(共58例)有不同程度外形不良,但没有下睑外翻等严重并发症出现。四.结论1、根据眶脂肪的来源和包膜特点,下睑眶隔内脂肪应分为内侧眶隔脂肪、外侧眶隔脂肪和外侧赘生脂肪,其中外侧眶隔脂肪又根据弓状扩张部分为内侧叶和外侧叶。2、从解剖学角度,最佳的结膜入路切口应该位于下睑睑板下缘2.5mm以内,行眶隔前入路。3、下睑袋的畸形可分为四个类型五个亚型:Ⅰ型为单纯皮肤松弛,可伴有眼轮匝肌肥厚;Ⅱ型为单纯眶隔脂肪突出,可伴有轻微皮肤松弛:Ⅱ1型:内侧眶隔脂肪和外侧眶隔脂肪内侧叶突出,Ⅱ2型:内侧眶隔脂肪和外侧眶隔脂肪均外突;Ⅲ型为松弛型眶隔脂肪疝出,眶隔脂肪疝出伴有下睑皮肤、眼轮匝肌、眶隔的松驰;Ⅳ型为Ⅲ型伴下睑支持结构松弛。4、我们针对下睑袋畸形的具体特点,应用①单纯睑缘皮肤切除下睑袋整复术;②皮瓣法下睑袋整复术;③微创结膜入路下睑袋整复术;④微创结膜入路结合单纯睑缘皮肤切除下睑袋整复术;⑤肌皮瓣法下睑袋整复术;⑥肌皮瓣法结合眼轮匝肌悬吊下睑袋整复术;⑦肌皮瓣法结合下睑缘楔形切除下睑袋整复术。共7种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证明这些手术方法能解决相应下睑袋畸形特点,但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些方法亦存在着固有的缺点。因此,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要求、详细的术前检查其下睑袋畸形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从而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